目前分類:欣賞的智者--彭教授 (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寫的好棒, 你要也慢慢體會出這種愛, 無悔的愛才是真愛
我期望, 自從閱讀了這一篇文章後, 我也可以再也不是閱讀之前的那個人, 愛不是佔有, 愛是成全,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寫的超好的, 一定一定一定要不斷地提醒自己, 什麼是最重要的事?? 然後拿出/空出時間, 把時間用在此上面, 過一個不讓自己後悔的人生。
名利, 財富, 榮華富貴, 這些其實都是其次的, 沒有也不一定會如何。別把對外在的需求, 當成人生追求的目標, 那只會培養成為一個敷淺的人生而已。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優班是父母「贏在起跑點」的第一站,許多父母、學生都趨之若鶩。但台灣的資優教 育在實踐上被嚴重地扭曲,甚至於往往帶著病態:不在乎學生真實的思考與創新能力,只一味讓學生提前念高年級的教科書,讓他們一路跳級,代價卻是這些孩子往往欠缺忍受挫折的能力,甚至連人格成長空間都出了問題
有一個清大直升碩士班的學生,國中與高中都是資優班,國二跳級升高中,高中又跳級 進入清大熱門科系。我認識他時,他已經碩士班二年級,卻因為論文寫不出來而無法畢業。我一眼就看出他有嚴重的精神官能症,甚至懷疑他已嚴重到人格異常。仔細瞭解他的過去,才知道這是台灣資優教育典型的受害者。這個學生高中期間有個死對頭,每次班上月考成績都贏他;但高二結束時他的死對頭卻沒能跳級進大學, 因此他非常得意。第二年,這個死對頭順利推甄上了台大醫學系。他知道後不甘心又輸人,就開始亂唸書,想要發明出革命性的理論,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天才。結果,他的大學成績雖然還是很不錯,卻慢慢地發展出幻想症,最後終於念了三年碩士班而沒有畢業。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問一個男性友人為何要開 3B 轎車,一個跟我說:「這樣子去談生意人家才不會看扁你。」一個說:「我要讓我爸爸可以在親戚面前抬得起頭。」你知道嗎?這些東西跟一個「人」的價值沒有任何關係!
一個老太太指著不遠處一個老婦人跟我說:「你知道嗎?她很了不起喔,生了兩個兒子,一個當了次長,一個當了主委。」那是兩個頭銜,絲毫無關乎「人」的價值。你知不知道那個當次長的污了多少錢,那個當主委的巴結奉承了多少人?你知不知道他們合起來害死了多少窮苦的人?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大動力機械系 彭明輝教授給學生的叮嚀 ...

許多同學應該都還記得聯考前夕的焦慮: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幾個志願,甚至於一生的命運從此改觀!到了大四,這種焦慮可能更強烈而複雜:到底要先當兵、就業,還是先考研究所?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文章很好,請耐心地看完,耐心地看完喔!!!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作者:鮑鵬山原文網址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最困難的課題,莫過於現實與理想間的矛盾:我們希望有很高的收入和社會地位,讓身週的每一個人都羨慕、敬佩,甚至於連父母都臉上有光彩;但是,我們又不想要成為金錢的奴隸,「贏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
汽車後面的保險桿上流行一個貼條:「事業的成功,不能補償家庭的失敗。」但是,現在到處都可以看到失敗的家庭:夫妻不合,親子生疏;收入有餘,卻不知道如何安頓心靈。至於理想呢?到了四、五十歲的年紀,除了極少數的男人還有事業上的野心之外,絕大多數人都已經喪失掉對生命的熱情與憧憬,只知道什麼叫做「生活上的享受」。人活了半百,一旦失去了對生命的熱情與嚮往,會不會活著的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肉體和慾望?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很少人敢認真去面對這麼一個質問!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女孩挑好婚紗後,在未婚夫陪伴下走遍台北市,想要找到一雙可以跟婚紗完美地搭配在一起的鞋子。大熱天裡在台北鬧區走了將近四小時,光是一條沅陵街就來回走了不下三趟。未婚夫累得不肯走,準新娘氣得想取消婚約:「陪我一個下午就喊累,憑什麼說要陪我一輩子?」
可準新郎也有他的道理:「光是這條街你就已經來回走過三趟,你要的款式沒有就沒有,不會因為你多走兩趟它就奇蹟般地冒出來。何況鞋子被婚紗遮住,別人根本看不到。為什麼妳就不能死心地換一雙,而堅持要那一雙根本不存在的鞋?假如連一雙鞋你都想不開,那我這輩子還要陪妳走多少冤枉路?」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托爾斯泰晚年寫了一部很薄、也很感人的小說《伊凡‧伊列區之死》,探討一個問題:「 人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究竟是些什麼?」
        伊凡‧伊列區是個高等法院檢察長,有一個人人羨慕的漂亮太太,交往的都是彼得堡的上流階級和貴族。他從小聰明伶俐,善於察言觀色,也善於應對逢迎。因為出身貧苦,所以從小就力爭上游,立志要出人頭地。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年輕人怕做錯決定而終生後悔,因此「如何抉擇」變成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而網路上也應運產出一堆「X 歲之前必須做的 Y 件事」等文章,以及「臨終病人最後悔的 N 件事」。
        這些資訊會不會是以偏概全?它們真的能幫我們減少後悔的機率嗎?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唉, 太多人都被權威、名利及一些表面的東西所吸引, 還是或者他們就是認為那些才是最重要的事。
Jeff, 要記得在死裡逃生過後的領悟, 知道什麼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 知道什麼才是自己所願意花時間, 花心思在心上的東西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彭明輝教授, 寫的『神掉漆,怪誰?』真是深入我心, 原本為了柳林瑋的事, 也讓我沮喪了良久, 讓我覺得, 難道沒有一個人可以相信嗎?
但現在我知道了, 我當初是看重的是, 他發起運動的初衷, 他的理念, 他的起心動念是我認同的, 也是我想追隨的, 所以這和他的私領域無關, 我想我要分開來看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跟女兒一家人一起出去吃飯,孫女兒正值「半懂不懂」的年紀,很認真地咬字,想要說得像大人,卻滿口幼兒的含糊腔調;她能說的語詞越來越多,卻半懂不懂地鬧笑話。ㄧ家之樂其實很容易,但很多人卻不懂得享受。
       隔 壁桌看起來是一個科學園區的工程師和全家聚餐,難得的三代同堂。每一個人都利用上菜的空檔在滑手機:祖父、祖母、爸爸(園區工程師)、媽媽、叔叔、嬸嬸, 一共六支手機,只剩不會玩手機的幼童(大概還不到三歲),無聊地敲打著塑膠碗筷,大聲嚷嚷。誰也沒跟同桌的人講話,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聚餐………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女兒今晨剛生下第二胎,一個男孩。
她的孩子們將會在台灣長大。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國中、小一向成績出眾的人,高中不一定念得好;而國中、小成績 平庸的人,高中也不一定念不好。但是,大部分的家長還是壓迫孩子犧牲童年的歡樂去拼沒有意義的成績排名。此外,仔細看看身週的人就會知道:許多創業成功的 人中、小學時成績都不好,反而升學過程一路順利的人往往創業失敗。因此,升學過程的順利或失敗並無法決定一個人職場上的表現。
但是,許多父母怕孩子被比下去而使自己臉上無光,或者怕孩子會一路輸到底,因此一 旦小孩輸在起跑點上就馬上要設法扳回劣勢,盡快證明自己的孩子不會輸人。因此,小孩子在濛濛懂懂的年紀就開始被劃分等級:資優班、升學班、放牛班。盡管人 的能力有很多種,有些從小就可以看得到,大部分要到30歲以後才比較看得出來,但是許多人卻在20歲以前就被師長、父母放棄,甚至被自己放棄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大學生來信提到她的困擾:「新書〈如果人生是一個 ( )〉裡提到一位很陽光的星巴克女孩,很像是那種喜歡和人互動,比較靜不下心,因此成績無法出色,但在服務業卻很有前途的人;我則剛好相反,很專注,很能靜得下心來學習、讀書,卻剛好在人際那一塊比較弱,在面對人時思考比較鈍,容易緊張;我想成為那種陽光開朗的人,反而常常失敗,因此自卑了很久。」

面對類似的困擾,我首先想提醒年輕朋友:「鴨子羨慕老鷹能飛,老鷹羨慕鴨子會游泳,真有必要嗎?」其次是:「自我挑戰與自我突破要適可而止,別嚴重到變成無謂的自我折磨與撞牆。」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左邊這一張照片出自聯合報的一則新聞「40企業老闆  響應刷馬桶」,照片裡的人物都是大老闆,從右起依序是阿瘦皮鞋董事長羅榮岳、全聯實業董事長林敏雄與台灣美化協會理事長徐重仁。他們在 4/21 這個禮拜天特地到陽明山國小帶頭清掃廁所,一方面是希望台灣的年輕人懂得「成功從彎腰做起」,不要好高鶩遠,不肯吃苦;一方面是希望通過公益活動傳遞美好的感覺。據說,當天很多大官和大老闆都「穿著短袖短褲,赤腳徒手力行清掃任務。據說,徐重仁還表示「要找對方法做事」。

       其實這是一件好事,應該對所有參與者先鼓掌肯定。但是,他們有沒有找對方法做事」?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爸!你們要管我到幾歲?

 
       在我的案例裡,我媽管我到我當祖父的時候,我爸管我管到我退休的前一年──親情往往是甜蜜的苦惱與負擔。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文章說的很好, 我以前都沒有考慮過, 一昧著只希望台灣獨立, 但回想一下, 獨立這口號其實也是高射炮, 真正務實的態度是, 每個國民有沒有愛國心及獨立心, 這也很我看福澤諭吉的書(勸學)相呼應, 不光光是要在國際上的獨立, 我們還要捫心自問自己, 我們每個國民的心有沒有獨立? 有沒有愛國? 有沒有文明?  有沒有無知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