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崇拜,敬佩對象 (43)
- Aug 11 Tue 2020 09:55
李登輝:台灣「民主先生」曾因「主權論」引發兩岸危機
- Aug 11 Tue 2020 09:21
最恨李登輝的人竟是他的親戚!李登輝:父親來請託也被我回絕,政治人物保持潔白很困難
李登輝,一個台灣近代史上內外皆知的名字,也是台灣政壇上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家。
前總統李登輝於2020年7月30日, 晚間7時24分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過世,終年98歲。
- Jun 17 Wed 2020 10:13
張上淳專訪 ・17年為台灣打了三次疫戰 張上淳:疫情沒有真的結束,人類和病毒的戰爭沒完沒了
21世紀才過20年,他就為台灣打了3次大疫戰。從SARS、H1N1新型流感到新冠肺炎,感染專科醫師、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無役不與。有人說,每次疫情指揮中心開記者會,只要看到張上淳坐在台上,看他低頭翻翻資料、上台專業講解,就會很安心。防疫解封後,張上淳接受《天下雜誌》「CSR@天下」專訪,比較幾次疫戰,並深度反思台灣防疫做對了哪些事。張上淳說,他很早就認為歐美的防疫觀念是錯的;他坦言,當感染科醫師風險較高,待遇也不及其他科別,「要有使命感的個性,比較容易長久待在感染科領域。」張上淳這段期間曾兩度輕微發燒,默默自我隔離。現在回想起來,能為國家打過3次重要戰爭,「還是充滿感恩。」
過去這17年,台灣打了三次全球重大的疫情戰爭,2003年的SARS和這一次的新冠病毒,兩次都是冠狀病毒造成,中間還有一次H1N1的大流行,只是大家好像都忘記了。
- Jun 16 Tue 2020 14:51
陳時中專訪 ・「如果決策下得再慢一點,那我們就死了」 陳時中的三個關鍵決策時刻
陳時中專訪 ・「如果決策下得再慢一點,那我們就死了」 陳時中的三個關鍵決策時刻
2020年過了還不到一半,幾乎可以確定,誰會是台灣今年的風雲人物。在100多天內主持164場記者會(還在持續增加中),滿意度超過9成,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2020上半年意外成為家喻戶曉的最強「收視王」、「業配王」,他近日接受《天下雜誌》「CSR@天下」專訪,吐露他的反思。他怎麼看待這趟驚奇旅程?回首防疫過程,他如何做出幾個重要的關鍵決策?
- Mar 22 Thu 2018 22:18
愛因斯坦人生語錄
『從來沒有人懂我, 可是每個人都喜歡我』
我想這個境界, 是我想達到的境界, 別以為自己最棒, 自己最特別, 要融入大眾, 讓大家喜歡你, 但也要有適當的保有自我, 不隨波逐流, 這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同時也可是最可以幸福的人生
- Dec 24 Sun 2017 11:42
蒙格 --『理性』
身價破百億台幣的祕密:被問「什麼因素使你成功?」查理蒙格用2個字回答...
查理.蒙格(Charlie Thomas Munger),現任波克夏.海瑟威公司的副董事長,也是股神巴菲特最敬重的左右手。蒙格原先是位律師,但之後放棄了法律專職,專心致力於投資事業,並成為了巴菲特的合夥人。與股神的光芒四射、總是獲取最多鎂光燈相較,蒙格表現得異常低調,但實際上他的投資能力絲毫不遜於巴菲特。巴菲特自己稱讚蒙格說:「他用思想的力量,讓我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窮得多。」可以顯見股神對這位合夥人的推崇!
根據《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一書所述,蒙格年輕時與傑克.惠勒合夥成立惠勒蒙格公司從事地產與投資事業。在蒙格與惠勒合夥期間(1962~1975年),14年的年均複合報酬率為19.8%,而同期道瓊指數的年均複合成長只有5%!
- Jul 19 Wed 2017 10:28
波波教練及馬刺3劍客
- May 24 Wed 2017 13:12
FW: 血液深處的瘋狂 — Manu Ginobili
化不可能為可能 — Manu Ginobili
- Jan 20 Fri 2017 10:26
追趕光陰的步伐 - Manu Ginobili
追趕光陰的步伐 - Manu Ginobili
- Aug 08 Mon 2016 16:31
2016/08/08 一朗3000安目標達成
- Aug 05 Fri 2016 15:37
3千安之外~吉特眼中的鈴木一朗
效力於馬林魚的42歲日籍球星鈴木一朗,即將完成大聯盟生涯3000安的重大里程碑,2012~14年的洋基隊友,也是他2001~12年效力水手時期的隊手,前洋基隊長吉特(Derek Jeter),在美國時間8月3日於「The Players' Tribune」網站上發表了「3千安之外」(More Than 3,000)的文章,談談這位讓他覺得既可敬又可愛的選手。
- Aug 03 Wed 2016 17:19
鈴木一朗,國小時就「寫」下自己的夢想,始終做這「2件事」 自豪! 難怪日本人那麼愛他!
- Jul 27 Wed 2016 00:01
馬刺因你而偉大-低調,忠誠,強大的Tim Duncan!
- Jun 22 Wed 2016 23:02
ICHIRO:沒有快樂打球這回事
「雖然常常聽人說『快樂打球』,對我而言,完全不瞭解這是什麼意思!」2004年10月,當鈴木一朗打破MLB單季最多安打紀錄之後受訪,說了這麼一段話,「所謂的快樂,絕對不是笑嘻嘻地打球,而應該解釋為『抱持著充實感』。能夠打破這個記錄的心情,絕對不是用『快樂打球』來形容的!」這段話記錄在《ICHIRO 262 Message》這本書裡,這是2006年,因為WBC亞洲預賽,我第一次到東京巨蛋親眼目睹ICHIRO的野球魅力之後,在水道橋車站旁邊的書店購回的一本書,整理了2001-2005年間,ICHIRO在各種訪談所留下的262則Message,我手上的版本已經是一年之間的第9刷,日本書市關於ICHIRO的出版品,不管是質量都很讓人驚豔(譬如:ICHIRO思考、ICHIRO流儀、一朗式集中力、一朗USA語錄、一朗式成功力、一朗頭腦)。到了2009年春天,因為第二屆WBC亞洲預賽我又來到水道橋同一家書店,發現「262Next Message」也出版了,ICHIRO名句顯然已經超越野球領域,成為人生的參考範本。對於這位長年維持一定體脂肪率,連續九年超越200安的選手來說,棒球絕對不是嘻皮笑臉的快樂事,他把棒球當成一輩子的事業,因此針對棒球的發言,總是充滿原汁原味的甘醇醍醐味。
- Apr 10 Sun 2016 22:26
Ginobili--長久以來最強硬的男人
Spurs’ Ginobili long regarded as one of toughest, fiercest players
身體碰撞始終如一地伴隨著Manu Ginobili14年的NBA生涯,很明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將他們割裂開。
- Feb 22 Mon 2016 13:10
蘇明進〈老ㄙㄨ和他的小老ㄙㄨ〉
蘇明進, 這是我第一次去參考TFT討論會, 遇到的老師, 他真的很溫和, 和王致忠老師急警風的感覺, 讓人有著強烈的反差對比,
但兩位都是為教育和付出心力的好老師, 我想在他們身上都感受到, 對下一代教育的熱情及堅持, 每人成功的因素皆有所不同, 要找出自己的模式, 但唯一相同的是, 持續不斷地付出的熱情,
- Jan 15 Fri 2016 11:05
陳偉殷:給自己「永遠達不到」的目標
陳偉殷:給自己「永遠達不到」的目標
採訪接近尾聲,問旅美大聯盟投手陳偉殷,現階段最擔心的事是什麼?「不能陪孩子好好長大,」陳偉殷想也不想就回答,令人意外、也讓人感動。這直覺的反應也提醒大家,拿掉職業選手的光環後,畢竟,他也只是一位二十九歲、有兩個小孩的年輕爸爸。來不及參與孩子的童年,對一位頂尖的職業球員來說,是一個必須付出的沉重代價。
- Nov 26 Thu 2015 14:39
在苦難時反省,在棘手處應對 - 陳建仁
- Nov 24 Tue 2015 17:15
做了決定就不後悔-陳建仁
這是我該學習的果斷,既然決定了, 就不該去後悔的, 因為人生只有一次, 凡事經過深思熟慮後, +願意承擔一切後果的決心, 還有何懼??就不該去後悔
看完這, 更加深了再往南調動的決心, 目前什麼都不重要, 我希望可以時常地看到家人, 照料父母, 回家鄉, 才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