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記得曾經看過一段文字。 其中對於恐懼感的定義,非常精簡也耐人尋味。 這段文字是這麼寫的:「恐懼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這句話算是我看過對於恐懼這件事情,最棒的一段定義了~!
恐懼感這東西的成因,恐怕要一路追尋到人類的上古時代。 在那時候,人類相較於其他生物,其實是相對弱小的多。 所以為了延續生命,在本能的層面,一些程式自然的被編譯進我們的DNA中。 人類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學習要避開黑暗、居住高處、群體行動以躲避風險。 並在草叢發出聲音時,低頭躲避、或拔腿就跑。
這樣的程式就算在已經24小時燈火通明、馬路上沒有豺狼與老虎的現代,也還是深深的留在我們DNA中。 所以當有任何被大腦判讀是危險的訊號時,我們立刻開始覺得頭腦慌亂、血往上沖、臉頰與胃部抽蓄、背脊冷汗冒地如同有一堆小蟲爬著。
這時候,生理會直覺配合做出有兩個反應: 一是逃走;二是抓緊。
逃走應不難理解,也就不多做解釋。 至於抓緊指的是當無法逃走,或逃走的代價似乎很高時,人會反而用力抓緊手邊既有的東西。 比方說,在樹上攀得更牢;或是溺水者會緊抓住救援者不放,甚至把對方拖下水也時由所聞。
比較值得探討的,倒是到底何時人會選擇逃走,又何時會選擇緊抓呢? 畢竟這兩者是決然不同的反應的。
這其實也是有標準模式可以參考。 如果當危險還有段距離,只是主觀上有「危險」的感覺時,人會選擇立刻逃走。 但若已經確定身陷危險之中時,人反而會緊抓住身邊的依附、或是選擇繼續保留在現況上。
詳細的舉例與解釋下面再來討論。 這裡我要先強調一點,這樣的生理反應,也是深值在我們DNA之中、是人腦的標準作業程序。 這樣的SOP一開始是為了對抗大自然中,人類的各類天敵與危險所產生。 但隨著時代進化,人類的天敵已經不是飛鳥走獸,恐懼的事物也往往從「物理性質」的傷害,轉移到「情緒性質的」傷害,如考試、面試、演講、戀愛、升遷、賠錢、關係建立這類事情上。
但在這類情緒性質的事情上,如果一旦面臨恐懼感時,立刻順從潛意識選擇這兩個反應時,那通常結果都不會太好的。
這就很有趣也很諷刺啦! 因為處在這時代的我們很不幸,雖然物質傷害消失了;但我們也因此,再不能隨意相信自己潛意識對於恐懼的判斷了!
我對恐懼感最早觀察的模型,其實是來自於幾年前周圍身邊做期貨的朋友。 一個人能不能在期貨市場活下去,關鍵不在於他有多少金融知識、也不關乎他眼光能看多準、更與資金多寡無關;關鍵完全在於他是否能控制自身的恐懼情緒(還包含貪婪情緒,但那是另一個議題了)。
沒受過訓練的投資人,基本上的決策依據完全來自於自身對大盤的害怕心態。 買了股票看到價格上漲,心裡很高興。 但這時候,同時心裡會產生一個思考「才兩天就漲了5元,就是$5,000元了耶! 可是,萬一明天跌下來了,那不就甚麼都沒有了嗎?」 這人越想越害怕,一害怕就導出一個結論:那我趕快賣掉就沒事了嘛。 於是漲了5元,就出場。 但很多時候,這股票可能繼續一直漲,漲50元。 但當然,後面他可能會選擇忽視,所以只會沾沾自喜的跟周圍朋友講自己某次看對兩天就賺多少錢的故事。
可是呢,同樣一個人,在空頭起跌段手上卻擁有股票時,態度將又不同。 他會因為部位太多而嚇的不敢動,並開始把力量放在「期待上」。 會開始想說國安基金進場、利空只是暫時性的、政府會干預、公司會買庫藏股、或是純粹是市場不理性,或更糟的會索性閉上眼睛想說:反正我要長期投資。 總之,就是選擇不動,最後一路抱持虧損到最後。
這兩個例子,基本上就剛好呼應了這兩種行為反應 - 逃走與緊抓,剛好都有。
至於對金融投資沒經驗的朋友,則可以從戀愛關係上來舉個例子。 男生可能都有類似的經驗,小時候當喜歡班上的女同學,可能好不容易輾轉要到她的電話,但卻不敢打去。 晚上拿著電話度來走去,手上寫著號碼的紙條都被汗水弄濕了,還是不知道打去該說甚麼。
想了兩三晚,好不容易下定決心,開始按起號碼。 但邊撥號、心越跳越快、胃覺得在抽筋、口乾的要死、頭皮都發麻了起來。 開始聽到接撥聲後,心跳的更快。 響了一聲、響了兩聲都沒人接,實在忍不住了、趕快把電話掛斷。 一邊喘著氣,一邊跟自己講說:「我打了,是她沒接的。」 然後,再也沒勇氣再打一次。
你看,恐懼感能否控制,大概就是人生勝利組跟失敗組的差異了。不是嗎? XD
至於感情走不下去卻又死抓著不放的;也都是典型在恐懼感中對於現況不願意放手的實例。只是在那情境中的人,會用很多複雜的情緒掩蓋了真相。 如不甘心、自尊心、愛情、別人不可能對他如我一樣、或是任何類似的心理因素,都會把我們的恐懼感包裹成一個高尚又利他的心理暗示。 但是追本溯源,其實就只是恐懼罷了 – 因為我們不知道離開安適區後會怎麼樣,所以就算眼睜睜看著安適區要垮了,還是寧願與之共進退。
但握住安適區不願放手的心情,不也就是人生勝利組與失敗組的關鍵差異嗎?
所以可以很明顯看出,恐懼感驅使的行為其實對我們百害而無一利。 若再以職場關係的案例上來看,不安全感,會讓人做很多不必要的控制手段。 工程師會擔心別人學去他的功夫(雖然很可能那其實根本不是甚麼了不起的東西)。 管理者會擔心不知道大家在幹嘛,背後搞陰謀,強化控制機制,多做一些無意義的管理行為。 無論做甚麼,最後其實都只是想用力抓著一個職位不放手。 但上班族該努力的事其實該是要像島耕作一樣出人頭地(從課長當到社長了),若一輩子只是抓著現有的不放,那有甚麼用呢?
所以,我自己從很多年前就意識到,在現在這個已經沒有猛獸與老虎的時代,你必須要去調適、修正、甚至要控制你主觀的恐懼感。 就算完全控制太難,最少你也要能辨識出自身的甚麼判斷是來自於理性、甚麼則是來自於恐懼感。 如果某個「很想做的事情」是因為恐懼感的抗拒,那你就得再用理智整理過一遍。 否則,跟著直覺走,反而就剛好讓你踏入人生的失敗組去。
那這裡還想多談一個有趣的東西。
在於很多人的人生的判斷邏輯,其實潛意識是建構在「害怕悔恨」、以及害怕與他人不同這件事情上。
所謂害怕悔恨,在於抱持一種現在不做將來就沒有的心情,所以爭先恐後往那邊靠攏。 這也屬於逃走。
比方說結婚就是一個例子。 有些人並非是因為想結需要結而結婚,只是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所以到了對的年紀就也照著做。 他們害怕與別人不同,或是害怕選擇跟別人不一樣的路途而造成落差的心理,而做類似選擇。 其它如生小孩、買房子、念書、找工作,都有類似的影子。許多人做這些事,只是因為大家都這麼做。 一部分是思維捷徑;一部分就是害怕跟別人不一樣。 那這也是一種不這麼直觀,但可以分類在恐懼感的行為。
好,那接下來就要談談,恐懼感該如何自處與面對?
對於恐懼感這東西,我這幾年的體會是,你必須要花很多的心力去了解、探索、並對抗它。 因為只要一不小心,你的決策就可能受其主導,並讓我們偏離客觀上較為合適的方向。
我目前為止不敢說自己已經找到最後的解答了。 這裡跟大家分享的,也只是在幾年的思考下,略有的一些心得。 這些心得大概可以分成下面五個點的訓練,順序按照難易度來排列。
- 自我探索,了解何時恐懼感接手了決策
- 自我強化,降低人生的依附性
- 增加流動,避免心理上的沉澱心理
- 情境轉換,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 哲學探索,學習思維的自主性
自我探索:了解何時恐懼感接手了決策
我覺得,第一個可以自我訓練的方向,在於自我了解。 了解自身在深陷恐懼感時,會有甚麼生理面以及心理面的徵兆。 並在那時候提高警覺,不要讓「直覺」接手了你內心的決策機制。
但 這部分必須自己去探尋。 雖然大部分人在「極度」恐懼時,反應會很類似,如發抖、胃抽蓄、冒冷汗、或背上如螞蟻在爬;這類可以在任何小說中找到的形容詞。 但在沒有「這麼極度」的狀態時,反應可能也就沒這麼激烈了;甚至有時候這徵兆是微小到我們自身都沒察覺都說不定。 但這部分卻是我們最應該要去了解,因為也是最會不知不覺影響我們決策的關鍵要素。
最簡單的例子,拿旅行團來講就好。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類經驗,到了外地旅遊時,會在那些賣紀念品的小攤買很多雕像、鑰匙圈、明信片、豆干、餅乾、醃菜等紀念品。 可是真的買回來了,你又發現毫無用途、不過爾爾,最後只是堆在家裡的角落生灰塵。 另一個類似的案例,是賣場的跳樓大拍賣。 「只有一件、賣完就沒、今天打三折。」很多人也會在這樣的氛圍下,買了很多「便宜、但卻怎麼樣也不知道用來幹嘛的東西。」
這些都是「恐懼感」驅使的行為決策。
你在當下會覺得「我大老遠地來到這裡,要是不把握機會買這些紀念品,我日後再也買不到了。」 或是「喔!這東西只有一件,而且還打三折,不買日後再也沒機會了!」
就是這個再也沒有」的思維,觸發了你的恐懼感,並讓你做了採購的決策(也就是緊握這件事)。 但事後來看,你會發現這常常不是正確的決定。 可是當下次人又處在那樣的氛圍時,你一樣還是會買。
這 就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通常不會去探究自己當下的心情,也就會一直重複自身決策的錯誤。 因為這種恐懼感並不明顯,不會如同在深夜碰到長髮白衣女子,讓人突然一驚並背脊如爬滿蟲一般的生理反應。 所以大部分人會忽略那些小細節。但我得說,你要抗拒恐懼感的驅使。 你得先做兩件事情:
1. 對於所有你事後覺得不理性的決策,分析做決策當時的依據是啥? 是錯估情勢? 還是因為恐懼感?
2. 如果是恐懼感。 那你得回想一下自己在那樣的情境中,到底有出現那些生理上的徵兆。
這 些徵兆可能不明顯,但我自己的經驗是,其實都還是有。 如果你能透過這樣的反思了解自己心理對生理的連動,那其實將能提升你決策的理性面。 因為當下次你察覺到某個相同的生理反應時(如手冒冷汗、心情煩躁、甚至心情興奮時),你會能退一步,用他者的角度來重新檢視自己;甚至能在第一時間,就辨 識出恐懼感是甚麼,並讓理性接手你後續的決策。 這其實也是所有後端訓練的關鍵起點,因為若連你自己都不知道何時你在恐懼,你又如何能壓抑恐懼呢?
但當然,還有另一個同步可以進行的事情,就是降低恐懼感的發生機率。 而這可以透過降低人生的依附性來達成。
自我強化,降低人生的依附性
我自己對於失敗的定義其實很簡單:太晚停損,太早放棄。
通常我第一次跟別人談這概念時,大部分人都聽不懂。 因為覺得這似乎是相反且彼此矛盾的兩段話。 但若您照著我對於恐懼感的定義看到現在,你大概能理解我這兩句話完全是針對恐懼感處理的能力而定。
如果你在明明還沒事的狀況下卻因為壓力或害怕選擇放棄,那就是讓恐懼感的逃走指令控制了你(太早放棄);
但如果明明禍亂就在眼前了,卻選擇視而不見或是祈禱奇蹟,那就是抓緊的指令控制了你(太晚停損)。
這樣要能不往人生的失敗組靠攏,那可還真需要超多的好運才行。
但我也承認,很多人會最後讓恐懼感控制自己,原因通常在於「沒有籌碼」。
舉 例而言,我很多朋友都會說「工作做得不愉快,想要離職、想要自己創業。」 但無論我如何鼓勵,最後他們還是縮回去了。 為何? 因為口袋沒有太多積蓄,一想到萬一接下來三個月、五個月沒有進帳,那房貸、車貸、學費、還有生活費該怎麼辦呢? 所以就算不快樂、甚至痛苦的要死、每天聽他抱怨公司多爛,他還是選擇「緊抓」住既有的安適區中。
但這在實際上是個惡性循環。 你無法離開某個安適區,就會更被那環境的人輕賤,最後只會讓狀況越來越糟。
這 經驗是從顧問生涯中學會的。 也就是你得不讓任何一個客戶佔據你營收極大的比重,這樣你就不會害怕說真話、也不會害怕任何的變動。 因為任何客戶佔的營收比重均等,你就能摸著你的良心與信念給予建議。 但這就得建立在你無所畏懼上,而無所畏懼的根源,則來自於不依附在任何東西上。
這也是為何我們在很多文章中強調「成功」這件事。
有人誤以為我們所謂成功指的是賺很多錢,或是得到名利與權力。 然後都會提出一個觀點問說:「我又沒大志,慵懶或是隨興的活著有甚麼不好?」
我同意,這確實沒甚麼不好。 唯一的問題僅在於:「當你人生的前段不多花心力累積籌碼時,越後面就越容易讓自己受恐懼感牽制。」
只讓自己勉強過活的情況,就是在萬一有變動發生時,自己少了自由與徐餘。 因為沒有多,自然較難對抗變動。 也會在面對變動時選擇更用力地抓住既有的狀況,而不敢作任何變動。 這就會是選擇「不作為要付出的一個代價」。
而 我與Bryan對於成功的定義,並非是要大家去賺大錢或是當到甚麼很高的職位。 而是要小心規劃我們的人生,降低變動對我們實質以及心智上的震攝。 若你能不斷累積籌碼,你就可以用自己的認知與方法面對世界,而世界將完全不能拿你怎麼樣。 但要達成這一點,需要的根源基礎是無懼。 而無懼的根源基礎則是無所謂。
無所謂又有兩種,一種是不在意;另一種則是對他人的不依賴。
舉例而言,你不需要仰賴某份工作,你就不怕失去。 你不需要另一個人愛情的滋養,你就能平等的跟對方相處。 當你在職或離職都可以養活一家老小時,你就可以更宏觀的評估你的人生。
而更特別的是,當你能不怕失去時,你通常也不會失去。
以工作而言,若你有能力,到處有人要挖你時,你老闆會隨便放你走嗎? 以戀愛而言,你優秀到人人都來追時,你的男朋友會不擔心不小心呵護嗎?
所以不怕,你就不會失去;而要不怕,你就得自我強化。但這是需要時間,也需要耕耘的。
增加流動,避免心理上的沉澱心理
人一旦對某個環境或狀態開始覺得安適,那日後若面對可能失去「安適狀態」時,就會產生高度的抗拒力。
比 方說,當你有一份習慣的工作後。 這時候叫你遠渡他鄉、學新技能、從基層做起,雖然薪水可能加個3% - 5%,但很多人其實是會選擇不要變動的。 這是因為既有的一切都已熟悉,就算目前工作有些甚麼不愉快或麻煩的事情,最少都在認知範圍內。 但新工作可能有很多「新的」、「未知的」部分,雖然這些「未知」很可能其實代表有趣、代表挑戰性、代表充實;但當然也可能代表麻煩、困難、或是辛苦。 所以在權衡之下,很多人會選擇保留已知避免未知 – 也就是一動不如一靜。 但說穿了,這也是一種恐懼感阻礙了我們執行力的變形。
所以呢,一個每天可能都要保持警覺的議題,就是要試著增加自己「心理上的流動性」,不要讓自己在任何事物上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避免自己對任何環境、狀態、關係產生安適感。 這樣一來你隨時有危機意識,會想不斷進步、學習更多、自我成長與充實,這樣會增加自己對於環境變動的「抵抗力」;另一方面,你也避免自己把任何狀態變成「習慣」。
因為一旦某個事情變成習慣後,就會在心理上產生依賴感。 當然,要人不要習慣生活,這也是不切實際的。 但最少在心理上,要努力避免依賴感。 因為一旦在生活中需要做選擇時,如果心理上過度偏好「已知」(或過度偏好安穩時),對於未知就會產生極大的恐懼,並進而把這選擇排除在思考路徑上。
這 其實也是很多人在感情走得很痛苦的原因。 一些人的情人可能有著讓人難以忍受的惡習,可是當事人一旦考慮到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需要時間、換人的未知很大,就會裹足不前。 所以只要對方還沒有爛到不可思議(或是第三者沒有好到不可思議),其實都很難當事人下定決心離開既有關係。 可是這其實是個很不妥當的決策。 因為最終你可能還是沒辦法忍受、最終也可能還是會分開,可是你卻因此犧牲了更多的時間,只是因為當下害怕而已。
當然,知道這件事情也表示你可以反過來利用恐懼感控制別人(笑)。 比方說,當你能跟一個人建構起戀愛關係後,你最好努力強化,讓對方產生習慣性與依賴性,藉此增加對方的沉沒成本。 如此,大部分的對手將會越來越沒有勇氣離開。 這也是長期關係容易介入,但難以取代的原因。 這部分的論點之前好幾篇有寫過了。
概念雖然不難理解,心理的強化(增加心理流動性)卻往往很難簡單處理。
但原則上大家該試著把握的,就是盡量不要讓自己過度安適下來。 不要讓自己太容易對事物習以為常,隨時都要試著讓自己從生活中、工作中、或是關係中探索新的可能性。 比方說,每個月底,試著問自己,目前的工作自己還能做些、或學些甚麼事情。 一旦發現目前已經到達一個完美狀態時,比方說好像已經沒任何還需要學,卻也能輕鬆順利完成既有工作時,就得勉強自己去打破這個平衡。 比方說去爭取多一些的責任,試著多去參與一些其他角色的工作、甚至請調部門。
因為唯有讓自己隨時習慣微小的變動,才可以廣泛的增加自己面對日後「真正大變動」的實力。 當你累積了各類角色該有的能力後,日後無論是主動轉職或是被動碰到生涯變動時,一來你已經「習慣變動」,二來你也具備變動的能力,自然就能降低自己面對各類變動時的恐懼感。
換言之,讓自己不要沉澱,習慣流動性,那當浪頭來時,你也就不覺得那是甚麼了不起的問題了。
情境轉換,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所謂情境轉換,指的是當碰到問題時,先壓抑住自己的衝動,並說服自己從另一個角度看事情。
大部分的時候,放任自己聽取直覺的代價其實都相對的高。 不過呢,若無法有效的壓抑自己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往往就沒辦法容易察覺為此付出的代價有多高。
但所謂用另一個角度看問題,指的是甚麼呢?
這指的是,當你一心想逃走時,眼裡先不要考慮輕鬆(對,逃走通常是為了心情輕鬆),而要考慮逃走的代價。 換言之,放棄在現在這時間點到底有多大的必要呢?
至 於當危險很明確時,若自己卻因直覺想抓緊不動時,你則該先不要去考慮喪失的痛苦感(因為直覺這時候會想抓緊現況,是因害怕失去),而要去思考留下所需承擔 的代價為何? 換言之,現在還繼續緊抓不放,等於是對後續更嚴重的問題「束手無策」。 那這「束手無策」到底之後還會讓你因此犧牲多少?
大部分人之所以決策錯誤,在於常常把眼下的問題給予過高的決策權重。 但大家得知道,人生其實是長時間微小決策的累積。 很多時候,把機會做給下一次,或是做給將來,才會是理智與客觀的決定。
換言之,若我們不把任何選擇當成結局,而是把人生當成一種體驗 - 一種追求極致過程的旅途,那很多時候我們就有辦法在遭遇恐懼襲擊時,用另一個角度來解讀問題。
因為只要我們不被「要即時把握的心情」控制,很多時候,事情其實就變得沒甚麼大不了的。 完全是一個心情轉念的問題。
這 樣講若是太抽象,可以再拿一個上一篇舉過的例子 – 也就是旅行時買紀念品這件事。 很多時候,很多人平時很節儉,但一出門旅行,什麼無聊的馬克杯或鑰匙圈之類的東西會買一堆回來。 那也是一個源自於恐懼感的決策。 因為一般人會覺得:「喔,我難得來一趟巴黎,這艾菲爾鐵塔的紀念鑰匙圈,全世界就只有這裡有耶! 我大老遠來到這裡,怎麼能不買呢?」
但說真的,對大部分人而言,家裡有沒有艾菲爾鐵塔的鑰匙圈,又有甚麼特別影響呢?
但人在當下時,會把「現在不買,以後就買不到了」這議題過度放大,並給予較高的決策權重。 然後就會衝動的買下一堆 (因為不單單買給自己,還會把所有可能想要的親戚朋友名單都算過一輪)。
但 你若能在那衝動的瞬間制止自己,並要求自己從更長遠的角度思考這件事。 你會發現,那些紀念品買不買其實沒甚麼大不了。 你的朋友與親戚很可能根本不喜歡或不在意艾菲爾造型的鑰匙圈。 甚至你其實省下來,下一個景點還可以買些更有價值的東西(如紅酒、或名牌包)。 好吧,再退一百步來想,巴黎有真的很遠嗎? 也不過搭飛機十幾小時罷了,要是日後冷靜後發現自己還是真的很喜歡(其實機率很低),下一次不也還是可以再來買。
這樣想一輪,你就發現其實一切根本沒甚麼大不了的。 你也就不會再因為恐懼感的衝動,而把當下的問題過度放大。
換言之,只要不讓恐懼驅使,就可以沉穩與隨遇而安。 不然,很多人規劃複雜的旅行行程,趕來跑去就怕有甚麼東西沒看到。 到了知名景點,拍照、買紀念品、證明我來了、證明自己「充實」的處理這次行程、並很划算的用到每分錢。可是吵吵鬧鬧,走馬看花、買了一堆紀念品,反而沒能好好的享受旅程、感受當下。
這雖然表面上看似跟恐懼好像無關,但根源概念是一樣的。 這除了旅行上,在人生很多面向的決策上也是如此。 大家把當下看得太過重要,以至於會把為此犧牲的東西看的太輕微。 但若能在決策時反過來,事情往往就不同了。
所以呢,別忘了時時提醒自己,任何狀態都尚不是人生的終點,而僅僅是過程。 這樣的話,我們就能盡量以長期目標來客觀決策了!
哲學探索,學習思維的自主性
老子於道德經中這麼寫道: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 , 故能長久.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下面這段可能是我的偏見,但我目前為止認定,「無執」恐怕是控制恐懼感最終的方法。 無所求、無所得,自然也無所失、也就無所恐懼了。 這甚至比前篇提到靠強化能力讓自己無懼來的更加完美。
這部分可能有些過度哲理了,所以我也僅放在最後一段稍微提一下就好。 我自己這麼幾年的想法,總覺得我們對於事物「擁有」的關鍵,其實常常未必是來自於直接的求取;而是在於你不為「目的」而努力下,自然而然的一個結果。
一開始就立志想當偉人的很難最終成為偉人。積極想快速改善社會的,通常最後其實都是社會結構的破壞者(比方說愛的教育)。 唯有不抱持過度的夢想而出發者,最後才會感動周圍的人,而帶入深化的變動。 唯有不報目的的與他人構築關係,才能建構穩定的關係。
所以老子說,無私、故能成其私。
但這跟恐懼感有甚麼關係呢? 或許有人會問。
我是覺得,恐懼感的最終對抗模式跟這概念是一樣的。 唯有你放棄東西(或關係)擁有權的幻覺下,你最終才有一天能不恐懼。 而當那時候來臨時,所有東西自然又會靠近你、並為你所得。
舉例而言,我 們都害怕關係的失去。可是若我們從來不覺得我們擁有別人,並不以擁有與否作為我們與他人互動的關鍵時,那你其實有很高的機率能讓別人更喜歡你,並更希望待 在你身邊。 但若是斤斤計較公平與否、頭銜(男女朋友)、或是對方反應,並時時恐懼關係的穩固時,反而會把對方嚇跑。 這大概就是無私、故能成其私的意思了。
這段看不懂的網友,可以跳過也沒關係。 因為這段寫的內容,我也尚無法達到。 雖可以在一些事情上無執並毫無畏懼,並可以根據情勢選擇當下該做的事情,但這僅限於特定領域、也只在某些控制好的場合與時間下才行。 若是在那些情境以外的事情,就還有太多無法自我控制之處、還有太多感情用事之處、也還有太多個人好惡以及情緒反應(笑)。 所以,最後提到的這點,是非常理想性的,也恐怕是你我一輩子要努力的課題。
結論
人其實很多決策是被恐懼驅使的。 我們為了眼下的東西,而常直覺做出錯誤的反應,甚至可能因此錯失了將來更遠大的機會。
所以,當面對恐懼時,你要記得人是為了過程與快樂生活,不是為了滿足恐懼感。也千萬不要屈服或順從了你直覺的反應。
你得探索,並了解自己面對恐懼的生理與心理反應。 並在恐懼發生時,提醒自己冷靜,以理性的態度選擇一條長期有價值的路,而非走一個能讓自己立刻不害怕的路(如逃跑)。
畢竟很多時候,長期的快樂與幸福,是會面臨短期的不確定性以及精神上的波動,也就是所謂艱難的路。 換言之,過程的恐懼,是必須壓抑及忍耐的過程。所以,若你認清這東西,很多事情一轉念,其實可以一笑置之,也可以讓當下的害怕大幅減輕。
理性思維、與自我控制,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