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齊克果提出存在先於本質,探討存在的本質以及個體存在性和自由意志,主張個人先有了存在之後,才能自由地創造自己,不受社會性與客觀性的影響,每個人的本質是由人生過程中的抉擇結果所決定。

存在是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存在主義的存在(Being)一詞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注意的題材,因為只有人有資格使用這兩個字。如果我問:桌子存在嗎?椅子存在嗎?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無論你問不問這個問題,這些東西都是原來的樣子,不會改變。宇宙萬物之中,除了人之外,都沒有資格使用存在這兩個字,因為存在不只是一個名詞,更是一個動詞,存在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有生命力的、能夠自由的選擇。換句話說,存在就是抉擇,就是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人在作選擇的時候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選擇不成為自己,第二種是選擇成為自己。第一種選擇顯然比較容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習慣偽裝自己、遮蔽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扮演別人所期待的角色,而從來不作真誠的抉擇,因為我們害怕真誠的抉擇會讓自己與他人發生衝突。

齊克果把存在的概念從名詞變成動詞,凸顯出自由抉擇的內涵然而他也認為,儘管在宇宙萬物中,唯有人有資格使用存在二字,卻很少人真正去使用。齊克果曾經提過一個生動的例子做為比喻:人生就好像一個酒醉的農夫駕著馬車回家,表面上是農夫駕馬車,事實上是老馬拖著農夫回家。因為農夫喝醉了,根本沒有清醒的意識,然而老馬識途,因此能夠把農夫拖回家。

人的一生就猶如醉農夫駕馬車在回家的路上,大部分時間都在昏睡之中。只有當一個人清醒的時候才能夠決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作真正的自己。因此當代很多議題,如為自己活、作你自己等,都是由存在主義啟發出來的。

 

他的表達方式顯得更能夠震撼人心,透過特殊場景、情節、人物的鋪陳,讓許多人猶如置身在一種人與人的互動關係之中。

 

人生三絕望(Despair)
齊克果指出,人生有三種絕望:不知道有自我(Finitude’s Despair)、不願意有自我(The Despair of Weakness),和不能夠有自我(The Despair of Defiance)。絕望看起來似乎是相當普通的兩個字,但內涵卻很特別。一般人談到絕望時,可能會想到失業的絕望、落榜的絕望、房子倒塌的絕望等,事實上,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絕望。真正的絕望是一種內在的體驗,無關乎外在目標的達成與否。

 

(一)不知道有自我
這種絕望是指,一個人在世界上奮鬥了許久,卻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有追求代表有欲望,有欲望則代表一個人願意激發內在潛能,朝著目標奮鬥。然而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也不知道追求什麼才能得到真正的安頓,這是由於我們不知道有自我。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被塑造來迎合社會的需要,學習如何追求成功。然而,這種成功是相當外在化的(擁有車子、房子、家庭……),人的生命絕對不應該只以這些為滿足。因此齊克果認為,如果人不知道有自我,庸庸碌碌過了一生,到最後也只是一場空,這樣的人生沒有什麼意義。

 

(二)不願意有自我
當一個人發現了自我之後,接下來必須問「願不願意有自我?」有些人發現自我以後,卻不願意有自我,因為要獨自面對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外,有了自我,就意味著人必須開始為自己負責,而為自己負責的快樂可能遠遠比不上不要有自我。

 

或許當人在群眾之中而忘記自己是誰的確很快樂,但是這種快樂無法持久,因為群眾的聚集總有散場的一刻,人最終必須獨自面對自己。一個人是否要成為自我,必須透過自己的選擇。如果不願意成為自我,也會感覺到絕望(不願意成為自我又能成為誰呢?)這就是不願意有自我的絕望。

 

(三)不能夠有自我
假設一個人願意成為自我,努力做一個真誠的人,最後卻發現不能成為自我,不能有自我(存在主義用到有這個字時,並非真的是指有,而是指是的意思),這時候常會覺得自己能力不夠,而必須走很長的路來實現自我,因此會感到非常絕望。堅持自己的道路非常孤單,而堅持下去是否有好的結果,更是未知數。

 

 

齊克果為存在這兩個字,揭示了新的意義,讓我們思考的角度開始轉變:把人的生命當作一種在每個剎那之間作抉擇,選擇成為自己的過程。存在是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所需要的就是選擇成為自己,做一個真誠的人。所謂真誠的人,就是要對自己負責、忠於自己。

 

一個人要有所不為,才能夠有所為,而這也正是存在主義所要警醒我們的一點。

 

牛頓說過:天才只是長久的耐苦。當一個人認定了值得奮鬥的目標,了解那就是他的召喚,而努力去拼湊屬於自己的圖案,他的人生才有意義,反之則不過消消散散地度過一生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