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我們在A,希望去B,由A到B的這段過程,就是「等待」。等待可以是心情愉悅的「期盼」,也可能是痛苦的「煎熬」,為什麼會產生如此不同的心情差異,是很多心理學家、管理學者、甚至工程師想要弄清楚的。

二戰和越戰時期,美國大兵有不少被敵軍俘虜,其中一些人順利撐過戰爭,也有不少人被自己的心理擊敗,在戰俘營自殺。心理學家分析兩者的差別,發現多數人面對未知的等待時,會經歷這樣的心理過程:首先是樂觀地期盼,相信自己很快就能獲救,這是第一階段;然後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當事人開始懷疑自己能否逃出,但同時間樂觀的期盼尚未完全消散,因此兩種心情呈現拉鋸,這是第二階段;當時間又過得更久,如果沒有任何事實來支持自己的樂觀,悲觀和絕望就開始掌握整個思緒,理性至此徹底崩盤,情緒開始接掌人的行為,有人開始出現暴力行為,開始攻擊別人或自殘,也有人失魂落魄,喪失判斷能力,甚至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其中有個重要的關鍵,是第二階段中:「有無任何事實來支持自己的樂觀」。說的白話一點,就是「我可以等,但我想要知道我還須等多久。」事實上,學者做過不少研究,都證明了如果讓等待者知道自己的現況,也能預測剩下的等待時間,等待者往往可以忍受更長的等待,不致於產生負面情緒。


所以總結一句話,人真正害怕的不是等待,而是是那種「永無止盡、沒完沒了」的絕望感,一旦陷入這種感覺,就會引發難以控制的情緒災難。

「呈現階段性完成」是管理「期待」的一種重要方法,不光是對老闆,對團隊成員也是一樣,讓大家覺得從A到B的過程中,我們不是停滯不前,而是一步步朝目標邁進的。對一個PM來說,對上管理好老闆的期待,適度給予安心感,你才有做事的空間;對下管好團隊的期待,給予希望和肯定,你才能讓他們服從你的領導。


讀過從【A到A+】的朋友可能記得有段美國在越戰時期的戰俘史托迪上校的故事。他被越共囚禁七年,受盡種種不人道的待遇,卻還能在集中營裡透過暗號等方式鼓舞同袍。他被釋放後被問到生存的秘訣,他說,戰俘營裡最容易放棄的人,往往是極度的樂觀主義者,他們期待自己很快被釋放,結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望給予殘酷的打擊,最後終於崩潰。而史托克的理論是:應該樂觀地相信終有一天會被釋放,但在此同時,也認清現實的殘酷,好日子絕不會那麼快來臨。這就是管理界津津樂道的「史托克弔詭」(Stockdale Paradox)。

 

結論:

要改進的點, 最好是雙管齊下, 就是 1. 設定階段性目標, 2. 增加耐性

要記住 1 凡事樂觀正面的想法, 以及2 凡事必做最壞打算, 屆時不後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