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告訴我的是, 面對變化多端的世界, 不論是在投資, 在待人處事上, 在很多方面裡, 理性/穩定才是王道, 理性/穩定的態度才是面對很多困難事, 不可欠缺的要素。
記住, 很多事情要以長期來看, 把時間拉遠來看, 不要太短視近利。
因為很多時候答案在短期都是會變化的, 但是就長期而言, 正確答案其實往往都是可以確定的。
一堆老生常談的道理, 其實很多都是有根據的。EX : 擅泳者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熬夜;多運動;培養耐性/忍耐;節儉;勤勞;理性/穩定;善良;不樹敵等
理性的去長期投資, 理性去選擇對象, 理性的去面對感情, 理性去經營關係, 理性去調養身體, 理性去教育下一代。
這些事——就是你往後要做的理性清單。
多點愛, 少點計算, 縱使遇到大問題, 也要從愛、包容出發及理性考量。在這多元、動亂的社會, 幾乎沒有正確答案, 很多事都要有備案。
就像彭教授說的『得已時有得已時的期待,不得已時也要有「退而求其次」的盤算』建中生跳樓事件
==============================
感恩vs仇恨
A. 一位餓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農夫家。
農夫給他一個饅頭、一碗水,飢餓者得救了。
得救者走到農夫家裡,發現農夫家裡一無所有。
感動得熱淚盈眶,長跪不起。
此後,他身懷感恩,把愛帶給他所遇到的需要幫助的人。
B. 一位餓得奄奄一息的人,跌跌撞撞地跑到一位農夫家。
農夫給他一個饅頭、一碗水,飢餓者得救了。
得救者走到農夫家裡,發現農夫家裡擺著很多好吃的。
感恩很快被憤怒替代,他舉刀殺了農夫,
因為,他發現農夫還有那麼多沒有給他。
感悟 :
同樣的行為會得到完全相反的結果——
看到自己得到的,會感恩;看到自己沒有得到的,會仇恨。
救人命的是農夫奉獻的饅頭和水,與農夫自身擁有的並無關係。
但現實的教育,更注重農夫一無所有情況下的慷慨,那意味著更高尚。
這不自然改變了人們心中的標準和預期。
實際上,愛心存在於生活的每一點,都平常得不能再平常,
每個人都可以獻愛心,而不是期待一個像A農夫那樣的人出現。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
每個人都可以力所能及地幫助身邊的人。
感恩或者仇恨,往往都由一些細節決定而非本質決定。
從本質上看,A和B兩種情況下,結果都應該是感恩的。
但只有正常而理性的人才能在兩種情況下都保持同樣的感恩心態。
故理性才是最重要的,唯有『理性』才能擁有不變的答案
===============================
有一個養豬人正在餵豬吃餿水,
有一天環保局的人來了問他:
哎呀!你的豬也的好肥啊~!請問你都是給豬吃什麼?
養豬人淡定的說:當然是餵餿水啊。
結果養豬人被開了[虐待動物]罰單。
被開了罰單之後養豬人就改餵豬吃山珍海味
第二天有一位環保局的人來了,看到豬吃美食,
就大罵養豬人:給豬吃那麼好!真是浪費食物!
結果養豬人被開[浪費食物]罰單。
第三天又有另一位環保局的人來了~
一樣又問了說: 你的豬都是吃什麼?
養豬人很不耐煩生氣的說:
我都丟100塊看牠們要吃什麼自己去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