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一、『百日維新』的中國與『明治維新』的日本

 

歐洲自十五世紀(1400年代末), 興起海外探險的風潮後, 沒多久, 其航船迅即發現了通往五大洲三大洋的新航路。

1514年, 葡萄牙首先航抵廣州, 開啟了中國與西洋直接通商的新紀元。接著在1543年, 葡萄牙商人到達日本, 開啟了日本與西方的接觸。

然而, 一直到十八世紀(1700年代末), 歐洲發生產業革命之前, 由於航海工具還不是使用機械動力, 因此, 西方文明對中國和日本的沖擊, 程度還非常有限。

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幕府在1633年, 為了害怕天主教傳播會損害其統治基礎, 可以順利『鎖國』近250年的原因。以及中國明清兩代照樣可以無視西歐的存在, 照樣可以用中國傳統方式『改朝換代』, 照樣可以陶醉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朕即天下』幻覺裡, 自得其樂的緣故。

但是, 自十八世紀後半期歐洲發生產業革命起, 一方面由於航海工具大幅改進, 二方面由於搶奪工業原料和產品市場的商業需求, 於是, 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 要求中國和日本開放市場進行貿易的壓力, 也就迅速倍增。

換句話說, 近代東西方世界雖在十六世紀初就已經開始接觸, 但東方世界------尤其是中日兩國對西方新文明的壓力, 日本和中國的反應, 顯然是截然不同的。

至於不同的原因, 許多近代史家分析, 中日兩國民族『好奇心』的不同, 應是根本的所在。

這裡, 就以1792年英國特使馬戈爾尼攜帶英國國王親筆信函, 以及當時歐洲產製的最新機械製品, 來華晉見乾隆皇帝要求通商一事來說吧。

當時, 馬戈爾尼滿以為他所攜帶做為禮物的觀象儀、地球儀、經緯儀、望遠鏡以及其他許多數學器具、測量器具、化學器具和電氣器具之類的新發明, 以為會給中國政府帶來刺激, 從而展開雙方的貿易。

但事實上呢? 根本沒有, 一點也沒有。乾隆皇帝在回給英國國王的『上諭』裡, 甚至說出『.......天朝撫有四海, 惟勵精圖治, 辦理政務。奇珍異寶, 並不貴重。』之類的話。

當朝如此, 其他那些正在卯足了勁準備『科考』, 以便做官的芸芸眾生, 對這些""奇技淫巧"又會有多少興趣呢?

反過來, 就在馬戈爾尼給中國帶去西方新發明的同時, 荷蘭商船也給日本帶去了同樣東西。

當時的日本蘭學(即西洋學。因日本鎖國期間, 只准許荷蘭商船在長崎一地和日本進行貿易, 故由荷蘭商人傳入之西洋學術, 被當時日本統稱為『蘭學』)者杉田玄白, 在他的『蘭學事始』一書裡寫道:『從此, 世人遂對該國遠來之物感到新奇, 喜愛其舶來之一切珍品, 稍有好事者無不常愛搜集之。........彼船(荷蘭船)年年運入氣候測驗器(晴雨表)、寒暖測驗器(寒暑表)、震雷測驗器(來頓瓶)、水液輕重清濁測驗器(比重計)、暗室攝影機(暗箱攝影機)、現妖鏡(幻燈機)、觀日玉(遮光鏡)、呼遠筒(擴音器)等各種物品。此外, 各種鐘錶、千里鏡、和玻璃製品之類為數甚多。大家深為這些東西之奇巧所吸引, 贊歎其窮理之微妙。自然, 每年春天當荷蘭人參謁幕府時, 其居處聚會之人甚眾。』

由於日本人對西方這些新發明產生了如此強烈的好奇心, 使得當時謹守鎖國政策的日本幕府, 也決定搜集荷蘭書籍, 開始學習西方之『理』。

反之, 當時的中國領導人並沒有把西方這些新器物當作是一回事, 繼續昂著頭, 兩眼朝天地認為那只是眾多『貢品』之一, 連多看一眼也嫌有失尊嚴。

換句話說, 由於缺乏好奇心, 自然見不到這些器物發明的背後因素, 自然也不會感覺到西方國家要求通商背後的龐大壓力, 對正在日新月異的西歐列強, 其國力之強弱與文明之進退, 相距也就越來越遠了。

另一方面, 中國和日本對十八世紀末西歐衝擊所採取的截然不同態度, 也是中國『士大夫精神』和日本『武士精神』的必然反映。

日本學者玖村敏雄認為, 中國士大夫的主要精神是文治主義, 他們認識不到西方使節要求通商這件事, 其實是這些擁有新式武器的西方國家提出的壓力, 反而認為是『朝貢使』的來朝。

相反的, 日本武士階層立刻警學到, 西歐的衝擊乃是一種武器的壓力, 於是立刻回到其軍國主義立場, 著手加強海防, 並探討兵器之理。

於是, 自十八世紀末起, 日本知識界又在『蘭學』之外, 形成了『俄羅斯學』和『英吉利學』, 開始對西方進行比較系統化的研究。其時比較重要的著作有:

1794年, 幕府大將軍侍醫桂川甫周, 受命編成有關俄羅斯政情風俗的"北槎聞略"十一巷。

1808年, 日本蘭學者山村才助, 根據幕府命令譯述"俄羅斯國志"八巷。

1811年, 日本幕府命長崎翻譯官吉雄忠次郎, 翻譯"英吉利人性情志"一書。

1814年, 日本幕府命五名長崎翻譯人員, 編纂了日本最早的英日辭典----英吉利語林大成。同年, 長崎翻譯馬場佐十郎, 出版了"俄語文法規範"和"俄羅斯語小成"兩書。

換句話說, 早在1868年日本結束幕府統治, 開始『明治維新』前的一個世紀裡, 就已經陸陸續續開始了對西方的研究, 為爾後的『明治維新』奠下深厚的基礎。

另一方面, 由於『洋學』的確立, 也使得日本過去對『漢學』的興趣, 一落千丈。從而在思想理念上, 決定性地擴大了日本與中國的差野。

*此時期的中國, 則正處在殺人盈野的『白蓮教之亂』、『苗亂』、『天理教之亂』的清朝嘉慶年間。

 

於1811年到1816年期間擔任英國駐爪哇總督的拉弗爾斯(Thomas Raffles)曾經憑他的觀察, 對當時的英國政府, 提出報告說:『日本人是一個充滿堅強活力的民族, 在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力量, 遠比一般亞洲人更接近我們歐洲人。.......日本人即使曾經受到外界的影響, 也是極其微小的, 對於這樣的民族, 我們必須高度評價其文明規模。.......就我們所了解, 支那是停滯不前的。.....儘管由於日本人具有沉默的性格, 外表似乎冷漠, 但他們其實非常關心變化的事物, 對外國人其實是開放的。......』

相對於近200年前英國人的這段描述, 再看看今天的中國人(華人), 甚至身處西方先進國家裡的海外華人, 我們會不會驚訝地發現, 咱們中國人(華人)的內心世界, 至今對西方先進文明還是閉鎖的呢?

 

1842年, 中國方面發生中英『鴉片戰爭』, 隨後, 西方列強和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1853年, 美國艦隊到日本神奈川縣近海示威, 隨後, 西方列強也紛紛和日本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但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第一, 當時的西方列強和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 是經由戰爭而來, 因此, 對中國的不平等條約, 要比對日本的不平等條約, 嚴苛得多。

第二, 當時西方列強和中國的不平等條約, 幾乎沒有一次不包括割地賠款在內, 但是對日本的不平等條約則無。

第三, 至於為什麼當時西方列強要對中國開戰, 對日本則免, 主要還是由於中國和日本對西方列強前來叩關這件事, 採取了不同的反應所致。

在鴉片戰爭之前, 英國政府曾幾度派遣使節, 要求通商, 並且一再展現其產業革命後的經濟軍事實力, 要中國人識趣。但中國方面一再不予理會, 硬要把英國使節當成『朝貢使』看待。最後只有迫得英國人不得不用其現代化武器, 對還在兩眼朝天妄自尊大的中國人, 當頭棒喝。

像當時的兩廣總督葉名琛, 就曾經對英國的事叩關行動, 採取『不戰、不降、不走』的三不政策。最後被英國人給裝進囚籠裡, 拿回去展覽, 最後死在印度加爾格達。

反過來, 當時的日本幕府, 在眼見西方軍隊的船堅砲利之後, 立刻察覺到這是一場無法較量的戰爭, 於是識相的坐下來, 和西方列強在談判桌上周旋。因此, 其受損的程度自然要小得多了。

然而無論如何, 在西方列強槍口下達成的這不平等條約, 最後還是促成了日本幕府倒台, 開始所謂的『明治維新』。

史書上記載, 當時的日本, 也有人因為憤恨西方列強對日本的不平等條約, 下手襲殺外國使節或商人的。頗使幕府當局和明治政府感到為難。但所幸的是, 凡是做出這種襲殺外國人之事的日本人, 事發後幾乎沒有不挺身而出, 在西方官員面前, 切腹自殺, 以示負責。使列強留下深刻印象, 多少化解了怨氣, 也減輕了日本當局的麻煩。

反觀咱們中國, 對毆打襲殺外國人, 往往是『一呼而群蟻起, 一哄而鳥獸散』, 卻從不見任何人, 敢於在事後這麼頂天立地, 自承罪責的。最後終至於閙成丟人現眼, 滑天下之大竹木戈大日稽的『義和團事件』。

總之, 當時對西方文明產生興趣, 對西方衝擊感到危機, 對西方列強忍辱簽下不平等條約, 以及爾後莊敬自強進行『明治維新』等等, 幾乎全是日本的領導階層『武士階層』所做出的反應。

而對比於咱們當時正在忙於八股文、忙於科考、忙於做官、忙於抽大烟、忙於嗑頭如搗蒜、忙於皇上萬歲萬萬歲、忙於娶小老婆的士大夫;啊, 吾不禁悲從中來!

 

1868年, 日本的幕府統治結束, 開始了不但影響日本一國, 而且影響到整個人類當代文明的『明治維新』。

自明治維新以迄於今, 凡150年。在這150年裡, 日本除了在第二次大戰遭到罪有應得的幾乎毀滅性的破壞外, 整體來說, 其『維新』的精神, 卻是一貫的。

至於原來主導幕府的統治階層----武士, 則轉化成當代日本的中小學教師和各級官吏, 繼續發揮著主導日本社會文化的作用。

換句話說, 由前面章節提到過的西方中古武士制度, 再看看日本幕府的武士制度, 日本這近150年來的『明治維新』, 是不是約略是西方『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海外探險』、『產業革命』等這一連串史實的一個具體而微的縮影呢?

至於日本『明治維新』的總目標, 雖然是要『向所有西方先進國學習, 取彼之長, 補己之短』(伊藤博文語), 但真正被日本借鏡做為『榜樣』的, 卻是當時西方工業國中的後起之秀-----德國。

由於德國經濟在十九世紀末, 以後來居上態勢超越了其他歐洲國家, 當時的『明治維新』重臣, 普遍認為對日本具有借鑑意義。於是, 在整個明治時期(1868年~1912年), 由日本文部省派往西方留學的近700名留學生當中, 有三分之二以上, 到過德國。

此外, 當時財政仍極端困難的明治政府也不惜重金, 禮聘許多外國專家, 協助日本經濟文化方面的建設, 其中幾位後來獻身日本建設, 最後埋骨日本, 甚至受到天皇贈爵外國顧問, 都是德國人。

這裡, 我們就略舉日本『明治維新』後飛速發展的一些成就。

1. 1869年, 也就是明治維新第二年, 東京大學成立。

2. 1873年, 日本的庫頁島開拓次官黑田清隆建議, 由於庫頁島氣候嚴寒, 土地貧瘠, 不加放棄庫頁島, 以集中全力開發並破保北海道。明治政府在仔細考慮後, 決定接受, 並且於次年1874年, 將庫頁島上的絕大部分日本居民撤出, 轉移安置在北海道。這種在現實情勢考量下, 主動放棄次要領土以確保主要領土的作法, 顯然不是咱們這一貫盲目自大的民族所做得出。

3. 1875年, 『朝日新聞』開始發行。

4. 1878年, 也就是 『明治維新』後的第10年, 日本經過談判, 廢除了美日之間的不平等條約。至於與其他西方列強的不平等條約, 也在爾後一兩年裡, 陸續廢除。

5. 1881年, 日本鐵路總長度還只有126公里。但是到1895年時, 鐵路總長度已達3400公里。

6. 1894年, 日本學者北里, 發現疫病桿菌。

7. 1895年, 日本對中國的甲午戰爭勝利, 迫使中國割讓台澎, 賠款三億四千五百萬日元, 對日本亟需的發展資金, 提了一臂之力。並且使日本金融得以迅速轉變成金本位制。

8. 1898年, 日本生物學家志賀, 發現痢疾桿菌。

9. 1905年, 日俄戰爭, 日本獲勝。俄國將庫頁島南半部割讓給日本, 並且將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利權讓與日本。

 

*反觀咱們中國, 自鴉片戰爭(1842年)失敗之後, 絕大部份人仍繼續埋首在八股文、科考、當官、小老婆身上, 一直到56年後的1898年, 才好不容易發生了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百日維新』。

但結果如何呢? 相信讀者早已十分清楚, 除康梁逃亡, 慈禧太后殺了『六君子』之外, 其他一切如故, 先知先覺知識份子的一點努力, 終究敵示過龐大無比的, 只熱衷科考、作官、命理、食色的士大夫階層。

因此, 正當東鄰日本默默進行著劃時代的『明治維新』之際, 咱們的維新大業, 卻只有百日之久!

接下來, 是1900年發生的『天師作法可以刀槍不入』的義和團事件, 引起八國聯軍攻北京, 一把火燒掉『圓明園』。

1911年~1927年間的『民國成立』、『軍閥混戰』、『北伐統一』。

1928年~1949年間的『清共剿共』、『八年抗戰』、『國共內戰』。之後以迄於今, 正在為『統一大業』而煩惱。

當然了, 近代日本在仿效西方資本主義擴張期中, 的的確確對我們中國做了不少侵略。但問題是, 除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擴張野心, 我們自己是不是更應該先捫心自問, 反省反省?

梁啟超曾經說『........夫各固同用此主義(民族帝國主義)也, 而俄何以不放諸英? 英何以不施諸德? 歐美諸國何以不施諸日本? 亦曰有隙與無隙之分而已。人之患瘵者, 風寒、暑濕、燥火無一不足以侵之。若血氣強盛, 膚革充盈者, 冒風雪, 犯暴暵, 衝瘴癘, 凌波濤, 何有焉?不自攝生, 而怨風雪、暴暵、瘴癘、波濤之無情, 非直彼不任受, 而我亦豈以善怨而獲免耶?』

 

另外, 或許有人說, 我這篇『中西文明長短優劣的比較』, 盡是選洋人的優點拿來和我們的缺點比, 令人不服。

我的答案是:第一, 究竟我們有什麼『優點』是我們所獨有而洋人之所無?或者說, 究竟我們有什麼『成就』超越過洋人?盼讀者有告我。

第二, 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夠不斷進展, 就在於和別人的優點比, 和比自己強的人比, 否則, 盡與不如自己的人比, 還有什麼進步可言?

第三, 這十幾年來, 我細觀歐美日本的新聞文化界, 發現他們總是不斷在呼喊『某國如何要強大了, 要超越我們了, 我們的缺點如何又如何嚴重』等等, 但實際上呢?這些進步國家, 縱或在經濟上有高低起伏之時, 但總體上, 畢竟還是富裕舒適與先進。

反觀小有成就即沾沾自喜的我們, 卻總是在和自己過去比。老實說, 如果這樣的話, 當今之世, 又有哪幾個國家『今不如昔』?

總是在誇稱自己如何如何了不起, 成就如何如何巨大。但是, 真正拿到世界舞台上和其他進步國家比較的時候, 又怎麼樣呢

啊, 也許, 這種肯不肯自我反省, 敢不敢與比自己強的民族一較長短的上進心, 正是今日世界先進國與落後國之間最根本的區別所在吧!

 

From : 亂-惡性循理的中國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