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的過程中,總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對於每個學習者來說,他們總是燥進的,面對問題時總會想要尋求立即的解答,

有經驗的學習者通常會知道克制這種想法,他們會先自行就以往的經驗、可獲得解答的各種管道中先試著解決問題,

在反覆尋求之後即使沒有得到解答,他們也釐清了問題的所有,

有經驗的學習者在提出問題時,總是能點出問題的核心,甚至令參與解決問題的人們有「大哉問」的感覺。

 

對於沒有經驗的學習者而言,面對問題總是會想要馬上獲得解答,他們通常不知道要克制這種欲望,

急燥的向他人提出問題,卻往往無法點出問題的所在,

甚至無法確切的陳述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對於這樣的學習者,

往往得到的就是其他人的斥責,甚至有「問這什麼狗屁問題」的感覺。

 

在提問之前,先作好提問的功課是必要的,沒有經驗的學習者往往認為這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

但其實不然,在作好提問功課的同時,也是一種學習,藉由這個過程,也可以先釐清問題的所在,

避免提問者與參與者之間時間的浪費,在作好提問功課的同時,也可以自行培養出一套收集資料與理解問題、解答的方法。

 

要作好提問的功課,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步驟完成:

 

先通過書面資料的閱讀

這是針對在學習上缺乏經驗的學習者而言,通常這些學習者的問題解答就在於書面資料之上,這些書面資料最具體的就是相關的書本、教材等等,

如果學習者不知道如何尋得這些書面資料,可以先從身邊學習同一課題或解決同一問題的同伴先行詢問,或者是向教學者進行詢問。

 

有時候問題本身來自於對書面資料的不理解,這時試著多閱讀幾次,試著找出自己是否有遺漏的部份,

通常反覆閱讀三次是必要的,第一次不理解就試著閱讀第二次,第二次若仍不理解則先離開問題一陣子,之後再來閱讀第三次,

在幾次閱讀之後仍不理解,可以與同伴或教學者進行討論。

 

試著找尋討論同一課題的不同書面資料,每一個書面資料陳述的方式各不相同,從各種不同的陳述來理解問題並解決問題通常是有用的。

 

再通過零散資料的搜尋

經常的,書面的資料並不足以解答學習者的問題,這時候需要透過零散資料的搜尋,藉助工具來搜尋可以省去不少的功夫,

就現代而言,這個工具自然就是網路搜尋,您可以透過搜尋尋找出有關於解答問題的零碎資料,

有的資料是已解決類似問題者的經驗談、有的資料是一群參與解答問題者的討論,

搜尋並閱讀這些資料不僅在幫助學習者解答問題,也在幫助學習者建立解答問題所需的思考邏輯。

 

釐清最終的問題與嘗試過的解決方案

在以上的步驟都無法解答問題時,通常學習者也已經可以掌握問題的核心所在,

將這個核心釐出,整理出曾經為它所設計的解決方案,這些動作是提問時所必須陳述的文字(圖像)資料。

 

正確的陳述問題

最後,將所整理出來的問題核心與相關的方案,透過正確的陳述表現出來,「正確」這兩個字相當重要,

它影響了可能參與解答問題者的人數、參與解答者理解問題的可能性、解答者解答該問題的心情等等,

正確可能包括:問題的標題、陳述的格式、提問題的心態...等等,

如何正確的陳述問題關乎提問的場合,這是提問者所必須先行瞭解的,有些場合受理提問的要求不高,然而有些場合受理提問的要求卻是極高,

通常要求高的場合會是解答問題的最可能所在地,它也許不直接解答問題,但卻提供解答問題的方向,而後者通常比直接解答問題更為可貴。

 

 

提問是一門智慧,而作好提問的功課即是在培養這門智慧,

燥進則往往在喪送培養這門智慧的機會,在學習這門智慧的初期效果通常是不顯著的,但後期的助益卻是無法度量的。

 

 

http://caterpillar.onlyfun.net/Gossip/StudyGossip/askSmart.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