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書, 和我想法很多都一樣, 只是我還沒有機會執行罷了, 希望我也可以像作者一樣,擁有美好的家庭生活及工作成就, 共勉之。

 

決策的核心條件: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

三個重大的問題

1. 如何樂在工作  2. 如何與家人常保幸福  3. 如何擁有正直的人生

工作方面

誘因-->  一再地用錢達到目的,使人照你的話去做。
動機-->  如果一個人做一件事是發自內心想去做。

在動機因素和保健因素之間求取平衡,為了發掘真正的快樂,你必須持續不斷地找尋有意義的機會,讓你得以學到新的東西,肩負更多的責任。

時常問自己四個問題

A. 我目前做的工作有意義嗎?
B. 此工作是否能給我成長的機會?
C. 我可以學到新東西嗎?
D. 我有機會得到成就?

第一個是預期的機會,這是你看得到,下定決心追逐的目標,第二個則是無可預期的機會,但當策略修正時,或許是個艱難的考驗,面對機會不難,因難的是你如何決定採取哪一種策略?

你要堅持A或放棄A? 選擇B?

讓箭命中靶心的兩種方法:
第一是瞄準靶心苦練
10年,第二種是先射一箭,看落到哪裡,再來畫靶。
http://blog.xuite.net/wongliin123/twblog/209356442

 

有些人一心一意地追求卓越,卻不知不覺把資源分配在短期可以看到成就的事情上面。

不管是公司策略或是人生策略,都是好幾百個決定塑造出來的, 這些決定關乎你如何運用時間, 精力, 金錢,也看出哪些事情對你而言是最重要的。

你或許可以明白說出你的人生目的和策略,然而,如果你的資源分配和你的策略並不相符,那麼說什麼都沒有用,如果不能落實,所有的策略都只是空談。

若你想成為某一種人,若不花心血朝那方向努力,你如何能夠變成那一種人。

所以當你做資源分配時,你必須時時地注意與心中的優先順序相符,你得確定你要的成功是什麼? 對你來說,那是不是最重要的?

家庭方面

我真的相信, 與家人和朋友關係和諧、良好, 就是快樂最重要的源頭。雖然聽起來很easy,但這就像任何重要的投資一樣,你必須不斷的關心及持續注意, 維持親密感。

常常只想到自己要什麼, 而不是別人想要什麼, 不會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如果能從別人的角度去看事情, 將心比心, 就可以增強你的人際關係。

常常問自己『我的另一半最需要我做什麼?』要擁有融洽的伴侶關係,並非找到可以讓你快樂的人,而是你『願意努力讓你愛的人快樂』

一家公司的能力主要取決於3個因素

A. 資源:人、設備、現金
B. 流程:開發與製造know how、預算
C. 組識的優先順序:決策

未來不可外包, 因為你必須了解未來成功必須具備的能力,無論如何你必須保有這樣的能力,否則就是把公司的未來交給別人。

父母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就是讓孩子學習做困難的事,如此孩子將來才能面對人生的挑戰。

能力是用現實生活中的經驗不斷淬鍊出來的

建立好的家庭文化。文化就像一種自動導航裝置。

文化是為了共同目標一起工作的方式, 員工總是照著這麼做, 而且做的很好, 如果文化已經形成, 員工就會自動做好必須做的事。

 

個人方面

全面思考VS邊際思考, 你這一生如何堅守原則, 以遠離牢獄之災。我們常用邊際成本來思考是否做一件事,因此告訴自己『就這麼一次,下不為例』似乎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然而總成本往往非常可觀。這就是邊際思考的危險,因為情況特殊,你認為就這麼破例一次,往後你還是會堅守原則,但就這麼一次,你已無法回頭。

百分之百堅守原則,要比百分之九十八來得容易。如果你不越界,個人道德界線的力量將會非常強大。要是你用好理由說服自己,那就成了一個沒有原則的人,什麼事都做的出來。

好好想想你要堅守什麼樣的原則,然後絕不妥協。

 

總結

我們希望你能與家人和朋友發展出更深、更親密的關係, 畢竟他們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值得你花時間和心血這麼做。
我們也希望你能因此決心堅守你設立的原則。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每一個人能找到最重要的人生量尺,衡量之後,都有不虛此生之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