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5年,15家上市櫃金控的獲利數據全數出爐,總共賺進2967.42億元、年增5.3%,再創新高。其中,富邦金控(2881)、國泰金控(2882)的獲利更創下歷史新高。金控自結2015年EPS,依大小順序為富邦金(6.22元),國泰金(4.57元),兆豐金(2.35元),中信金(2.13元),玉山金(1.63元),第一金(1.55元),華南金(1.42元),台新金(1.39元),合庫金(1.22元),永豐金(1.07元),元大金(1.02元),日盛金(0.59元),國票金(0.58元),開發金(0.57元),新光金(0.57元)。

2014跟2015年,是金控獲利大豐收的2年,可是自從2015年8月股災開始,金融股的股價開始往下走,2016更展開連番的破底行情。根據2016/01/22的統計,15家金控股中,僅玉山金、富邦金、中信金等3家金控股價守穩淨值之上,共計12家金控跌破淨值,比2015年8月的全球股災時還要慘。此外,還有開發金(2883)、新光金(2888)、國票金(2889)、日盛金(5820)、永豐金(2890),這5家金控的股價,跌破10元的票面價值。

2015年獲利較2014年衰退的有:開發金控、元大金、兆豐金、新光金控、國票金控、中信金、日盛金控。可見,在連續2年的獲利高峰之後,2016年金融業想要再成長,將要面臨更大的的挑戰。人民幣的持續貶值,後續的衝擊還有待觀察,惠譽信評於2016/01/20指出,以內部「極端壓力測試」估算,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到7,台灣全體國銀TRF將約出現790億元損失,主要是落在民營銀行,每家資產提列減損部位約台幣百億元內。不過,我覺得中國大陸不可能放任人民幣貶值到7.0換一美元,今年來處於持平與微升的狀態,所以國銀對於TRF的損失,實在沒有必要太過於悲觀。

況且,TRF這類商品,國內銀行就只是中間商,然後抽佣金的角色,而且約有5成會在今年第一季到期,目前匯率也在6.57附近徘徊,而且不是每一個TRF的投資人都會違約。加上,TRF也不是銀行主要的業務,就算真的虧損幾百億,也僅僅是一次性的虧損,後面就沒有了,況且對於年獲利3000億的銀行業來說,比例並不高,還在容許的範圍。所以,金融股的投資人,真的不需要太過恐慌。

 
不過,恐慌就是人性,就是因為恐慌,獲利表現如此突出的金融股,才會有現在這樣便宜的價錢。那麼,可以買嗎?來看看下面這幾支金融股的統計表,獲利處於持平或是成長階段,但是股價卻大幅下挫,看來股價是在反轉了!TRF的恐慌因素,加上國內政黨輪替,全球股市重挫,推著金融股的股價不斷往下沈淪。

1116834087_l
首先,從基本面來觀看一下,除了國際的因素之外,國內經濟成長衰退、央行降息、房市衰退…等因素,確實會造成金融股獲利的下滑;加上前2年處於獲利的高峰,所以今年要再成長的機率,真的是很低了!股價是先行指標,通常會反應半年後的獲利狀況,因此下挫也算是在預料之中!但是,會不會跌過頭了?有12家金控的股價已經跌破淨值,也是一個指標。第一金(2892)總經理鄭美玲說,一般股價跌破淨值,表示該檔股票投資價值浮現,投資人可逢低分批進場撿便宜,尤其是金融股,通常股價淨值比會大於1,若股價長期低於淨值,就須看是否有系統性的因素影響。

所謂的淨值,就是公司償還所有負債後,股東應佔的資產價值。舉例來說,第一金目前的淨值是16.09元,要是今天第一金宣布破產,清算後每個人一股可以分到16.09元。但是目前第一金的股價只有14.3元,等於你用14.3元可以買到16.09元的價值,當然是划算啊!不過,淨值只是投資股票的參考,沒有人買進公司股票後會期待公司倒閉清算吧?況且,金融股目前仍處於『賺錢』的狀態,而且歷年來都有穩定的配發股利,離倒閉清算也還很遠就是了。因此,這時候的淨值僅供參考,除非你像巴菲特一樣,可以把整家公司買下來,這時候的淨值就很重要了。

但是,金融股畢竟有穩定的在賺錢,也有穩定配發股利,如今因為國際股災導致股價『暫時』的重挫;只要持續賺錢,一旦股災結束,全球重啟牛市,股價還是會有超越淨值的一天。因此,趁股災時低價買進金融股,股價不漲的時候就安心領股利,也贏過定存好幾倍,只要公司有穩定獲利,遲早也會有大漲的一天。所以,現在是買進的好時機嗎?我似乎已經看見『微笑曲線』的左上點了!什麼是微笑曲線?先來看看下面這幾張圖(取自YAHOO)。

『有生就有死』這是大自然的常規,『有漲就有跌』也是股市的定則;既然是『有漲有跌』,那麼為何一般人喜歡在『漲的時候買股票』?應該是跌的時候買,等他漲上去才對吧?觀察上面5隻金融股,過去只要在跌的波段勇敢買進,在上漲時都可以大賺一筆。那麼,什麼時候才算是『下跌可以買進』呢?

能夠猜中股價最低點的,那個叫做神仙!我們一般人,只要稟持買在『相對低點』,就可以了!其實上面5支股票的歷史線圖,一攤出來後,『相對低點』不就是一目了然了嗎?只可惜,股市大跌時人會因為恐慌,反而錯過了買進的好時機!這個時候,就要確實奉行『微笑曲線』的購買策略!

我個人覺得現在的金融股,已經出現微笑曲線的左上角,只要這個時候慢慢買進,而且股價『越跌越買』,就可以持續買進便宜的股票。當然你或許會問,等他再跌低一點,買在最便宜的地方不是很好嗎?請你先照照鏡子,看看你是不是神仙?順便再預測一下下一期威力彩的號碼好了!我很清楚我自己不是神仙,所以我只能用『微笑曲線』的方式,逢低慢慢買進!而且依照微笑曲線的形狀,你在開始買進之後,股價一定會下跌,這時候千萬不要恐慌,只能有紀律的堅持下去,勇敢往下接。只要你開啟微笑曲線買進股票,請一定要記得『堅持』這2個字!

除了用歷史線圖來觀察微笑曲線的左上角,有沒有更科學的方法呢?我通常還會參考本益比。本益比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但是本益比也經常會騙人、會被誤解!不過對於大型金控,這種有誠信、獲利穩的公司來說,你被本益比欺騙的機率也會低很多,還是很值得參考。由於金控公司最近2年賺大錢,因此如果只用這2年的數據會產生偏差,所以我抓最近5年EPS的平均值,比較有參考的價值。

富邦金

國泰金

台新金

EPS

股價

本益比

EPS

股價

本益比

EPS

股價

本益比

4.372

35

8.01

2.742

34.1

12.44

1.15

10.1

8.78

中信金

第一金

 

EPS

股價

本益比

EPS

股價

本益比

1.894

14.6

7.71

1.332

14.25

10.70



上面表格中,EPS是採用最近5年平均,但是股價是採用2016/01/22的收盤價,才可以表現出現在的本益比。其中較低的是富邦金、台新金跟中信金。富邦金因為海外投資踩到地雷,帳面損失55億,股價因而重挫;台新金是因為被政府奪回彰銀經營權,股價一直趴在地上;中信金最近連番破底,也是因為被外資一直賣超。這幾支金融股,本益比已經低到8倍了,還不算便宜嗎?

本益比偏低,通常有2個因素,最常見的就是股價重挫,另一個因素就是EPS上升!目前的金融股,應該就是第一個因素了!股價重挫,這個很難控制;但是觀察的重點,還是在於EPS有沒有大幅下挫,也就是未來的獲利有沒有大衰退?而且,上述表格我是採用最近5年平均值,如果是用去年較高的EPS來計算,富邦金、台新金、中信金的本益比更低到5.63、7.27、6.85,實在是非常的低,真的是近僅年罕見的,已經符合我的買進原則了!

2016年初,中信金的本益比實在偏低,原因在於股價下跌加上EPS較往年上升;其實這是相衝突的2個因素,EPS上升照理說會推升股價才是,怎麼股價反而下滑?撇開國際股災的因素,來看看是否是中信金自己本身的問題。由於2014年,中信金有合併東京之星的148億廉價併購利益,而2015年有出售信義區總部的70億獲利,這些都屬於一次性的業外收益,在股市行情不佳時,應該要保守地剔除。

年度

EPS

業外EPS

本業EPS

該年度股票股利

2015

2.13

0.39

1.74

0.81

2014

2.58

0.89

1.69

0.38

2013

1.5

0

1.5

0.71

平均

2.07

 

1.64

 



就算只用本業1.74的EPS來計算,本益比也只有14.6/1.74=8.39,依然是很低。其實單從本業來看,2013~2015的EPS均穩定成長,而且每年都還有配發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會膨脹公司的股本且降低EPS,而中信金的EPS仍然往上,就表示每年有賺更多的錢來超越股本膨脹的速度。況且,中信金在2012、2013兩年均辦理現金增資,一樣會膨脹股本跟降低EPS,但是公司本業得EPS依然往上提升,也就表示公司有將現增得到的資金,拿來賺更多的錢。從上面的分析,中信金獲利穩健且本益比偏低,股價不振的主要原因,應該就是因為外資(油元基金)的賣超,加上國際股市不振等影響。因此,就我而言,我依然會抱緊持股,並趁機在低點大撿便宜貨。

股市中有一句名言『跌深就是最大的利多』,金融股真的是跌很重,今年獲利會衰退,我想也是在大家的預期之中,畢竟前2年的基期太高了!但是,這幾家大型金控若是要虧損,目前也看不到這個跡象!對股票來說,合理的本益比大約在10~15倍,目前8倍的本益比我認為確實偏低,是可以開始買進。但是畢竟還有國際變數、國內政黨輪替、兩岸互動等….因素,所以也不要一次就把資金重壓下去,開啟『微笑曲線』,慢慢買進就好了!

from : http://blog.xuite.net/chungming01/twblog/376155180#29038369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