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本書不輸給英譯書,

基本面分析(價值分析) 認為股價不能背離價值, 要先有價值, 才有價格, 當價值>價格=買進, 價值<價格=賣出

技術分析 (認為交易是一種供需買賣的關係, 市場資訊與期望都會反映在市場價格上, 像交易員, 傾向炒短線的波段操作)

吳啟銘: 追漲價值股 VS 殺跌成長股 建議的方法

價值股 (低本益比, 低BPS)  買在起漲時, 就是要追漲, 

成長股 (高本益比, 高BPS)  賣在起跌時, 就是要殺跌, 這樣才不會最大的傻瓜(較大傻瓜理論)

PS. 牛頓 : 我可以計算出物體運動的軌跡, 卻估不準人們愚蠢的行為
愛因斯坦 : 天才和愚蠢之間的區別就是天才是有極限的。

短視近利/從眾/愚蠢的人太多了, 要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標的及喜愛之人事物, 讓自己永遠自由, 如此才可以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不是說自己多聰明, 多厲害, 只要照著自己的心走就對了, 縱使對/錯都甘願來承受, 當然不合適的也不需強求。
要有勇氣去追求自己的目標, 也要有勇氣去敢跟別人不一樣, 更要有勇氣放棄不適合的人事物。別銬住了對方, 也銬住了自己, 不適合就別勉強。


元月效應 : 元月往往是一年中最會上漲的月份

1. 因為不少國家, 投資獲利要繳所得稅, 想節稅的投資人, 會把手上表現不佳的股票先行出脫, 隔年元月第一週再買回
2. 不少投資法人機構必須在年底編列投資年報, 為了帳上好看, 常會在年底先賣掉表現較差的股票, 隔年元月再回補
不過, 一葉知秋, 若元月的第一週並未如期上漲, 可能預告全年股市表現不佳, 值得留意

週末效應 : 到週五收盤到週一收盤此期間, 平均股票報酬多為負的
因為週末無法交易, 若有壞消息, 容易有賣不掉的風險, 故投資人要賣股票應選擇在週五先行出脫, 如果要買進, 也應等到週一收盤後才買

月中效應 : 通常每月上旬股市表較好, 愈晚就愈差

因為每月企業要公布營收狀況, 績效好的公司傾向提早揭露, 績效差的會延後公布, 往往在下旬, 而這些可能會影響股價

若要每月定時定額扣款的方式投資, 建議選擇下旬扣款(26)

3366策略 : 連漲/跌3個月後, 約九成會續漲/跌3個月, 選股時克服投資人的心理弱點

若高點連跌3個月, 代表空頭浮現, 通常會再跌3個月, 若真的, 便代表空頭確認, 還有股票請全部出清, 因為再跌六個月的可能性很高(8成) (故多頭/空頭皆很少只有一年)

回歸平均策略 : 資產在短線會有漲過頭及跌過頭的現象, 但長線上都會回歸平均

投資人應該買進三年表現較差的單一區域或產業的基金(逢低買進)

 

Ch16 小型價值股, 放久漲最多

從歷史實證可以發現, 價值股和成長股在股市不同階段的績效表現, 可以說是各領風騷。
長期投資價值股, 短線可追成長股(PS.以價值股為主, 成長股為輔)

一般而言, 成長股的基本面獲利, 主要是來自盈餘高成長所帶來的差價, 而價值股的基本面獲利, 主要是來自穩定的高股息報酬率
EX : 像習慣買價值股的人, 個性通常比較勤儉, 不會追高, 這樣在景氣大子時容易錯失賺錢的機會。而喜歡掌握成長題材追逐成長股的人, 當景氣反轉時, 往往買貴了而套在高點 。

有些基金經理人或投資人習慣選擇價值股或成長股, 但在景氣循環變化時往往無法跟著靈活調整, 故往往出現虧損。

總言之, 在景氣好時, 成長股的表現亮麗, 較適合短線操作, 選到合適成長股可以得到不錯的價差。
在景氣回檔時, 價值股的投資價值就會浮現, 很適合買進長期持有(擁有好的股息報酬率)

以一般景氣循環大多不超過5年, 其中空頭不超過3年的特性來判斷, 如果近5年價值股表現大幅超越成長股,(差距超過3%~5%的合理期望)時, 則表示價值股已經漲過頭, 應該轉投資成長股。反之, 如果近5年價值股表現都不如成長股, 那現在就是投資價值股的最佳時間。

結論 : 長期投資小型價值股可以打敗大盤績效, 如果投資人能夠再懂得掌握資產價格的回歸平均特性(短線時會漲過頭或跌過頭), 在對的時機, 挑對成長股或價值股, 投資績效將更為可觀。

投資成長型企業或價值型企業, 哪種對股東有利?? (其實也要看股東的個性)

如果此家企業屬於高成長型企業,他賺的盈餘可能會保留用來繼續投資, 能配給股東自然就有限, 此時投資成長股的策略, 不是股利分配, 而是賺取差價。
相反地, 若此企業屬於已經成熟的公司, 固守本業, 細水長流, 即使企業沒有成長, 只要管理者願意將利潤分享給股東, 配發較高的股利, 投資人仍相當有利。此ROE高的價值型股票, 常被稱做定存概念股。

Ch 26從評價底線找出可以久放的股票

1. 股價小於企業零成長價值的股票

一個企業的價值, 等於『零成長的價值』+ 成長價值, 當企業盈餘成長率為時的企業價值, 其計算方式是用每股盈餘除以股東要求報酬率(Ks)

零成長的價值 = EPS/Ks

一般來說, 台股的合理報酬率應該要有9%, 即公債殖利率2.5%+台股的風險貼水6.5% = 9%

一般電子類股波動幅度約大盤的1.2倍, 因此就等於2.5%+6.5%*1.2 = 10.3%

半導體類股約是波動幅度約大盤的1.4 因此就為12%

2. 股價淨值比小於零成長的合理股價淨值比, 甚至小於1

當股價跌破淨值, 就是最好的買點, 我們常可發現, 像鋼鐵, 塑化, 面板和半導體等景氣循環類股, 一旦股價淨值比小於1時, 外資就大量買進

淨值即為公司處分的價值, 當股價<每股淨值時, 代表企業目前陷入營運困境, 有可能是地雷股, 也有可能是跌過頭, 常把淨值比低的股票稱"價值股"

至於是不是地雷股還是跌過頭, 就要看企業淨值的品質以及是否仍有繼續經營的活的價值。

投資人特別留意資產背後的品質, 資產愈大不見得好, 能創造現金流量才是好資產。EX : 應收帳款或庫存太高, 就表示品質不好。

3. 股東權益報酬率要超過15%

ROE=EPS/每股淨值, 表示一家公司能否有效運用公司的資源, 來為股東創造更好的獲利

適合長期持有的投資標的, 必須具備3個條件, 1.好行業, 2. 好管理者, 3. 不買貴

EX : 用企業評值公式來選股

以友達光電2409, 2008年Q3的BPS=37 來計算基本面的股票價值

1. 假設未來5年平均ROE = 13%, EPS =7.8% , 股息發放率(payout)40%, 股東要求報酬率(Ks) 10%

G(盈餘成長率) = ROE * (1 - 0.4(股息發放率)) = 7.8%

股價淨值比(P/B) = (13%*40%) / (10%-7.8%) = 2.36倍

其合理股價 P =  37*2.36 = 87元

2.假設G =3 %

 股價淨值比(P/B) =(13%) / (10%-3%) = 1.86倍

 其合理股價 P =  37*1.86= 68.8元

3. 假設企業為零成長, 則股息發放率(payout)100%

 股價淨值比(P/B) =  (13%*100%) / (10%-0) = 1.3倍

 其合理股價 P =  37*1.3 = 48元

PS. 這些公式都可以計算出來股票的合理股價, 不過2008年金融海嘯, 友達最低到17.8元,後來又因光電產業開始不好, 近3年來都在16~20區間

以難像2008前的光景, 故要投資科技股, 還是要很小心, 最好以民主必須品類股來考慮, 波動會相對小。

買進時的考慮, 最好是加上10年來歷年來最低股價, 然後平均來當參考依據, 就知道目前是否在相對低點

Ch 27投資要選對時機, 才揮棒

1. 股市股價淨值比創歷史新低, 接近或小於1時

2. 股市本益比接近或小於10倍時

3. 股市股價淨值比小於ROE / Ks(9%或10%)


股價跌愈深, 空頭愈早結束

其實空頭很少超過3年, 股價常率先反映市場對未來的看法, EX, 像1995~2000年美國道瓊指數連漲5年, 2000年網路科技泡破滅, 道瓊指數跌破7000點, 2001年911事件股市連跌三年; 後來2003年9月至2007年間股市連漲4年, 2007年9月起遇到不動產泡沫引發的金融海嘯, 2008年全球股市重挫4成。

股市漲5年, 跌3年, 漲4年, 跌2年是很正常的, 照理說, 2008年下跌後再跌一年是極有可能的, 因此市場才會認為2009下半年才有機會回升, 但2008年台股重挫4成, 使股市的回升可能提前。投資股市要『跌時重質, 漲時重勢』, 在多頭時期看的是概念股的大方向, 要順勢而為, 在空頭時期就要靠基本面的價值選股, 不要掉入過度悲觀的市場氣氛, 此時反而是沙裡淘金的好時機。

Ch 33跟著景氣週期做資產的動態配置

各類股的動態操作法

1. 景氣上升階段應買成長股, 景氣回溫或底部階段時, 則應買價值股(可以參考景氣對信號燈號)

2. 追逐成長股必須有停損的心理準備

3. 在股市低檔時, 買進小型價值股
在股市低檔時, 分批買進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低、股東權益報酬率高、股息酬酬率高的個股, 表現明顯優於其他類股

4. 遵守回歸平均法則
價值股與成長股通常呈現3~5年一循環的輪動, 當價值股又跌得慘重時, 反而是加碼的好時機。

進行戰術性配置之前, 別忘了具體執行之前講過的 3366法則 , 不必再問景氣好或壞, 3年多頭之後, 一旦開始跌3個月或6個月, 此時股票就要快速減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