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很重要。

就像你一翻開這本書,你會想知道裡面有沒有內涵一樣。

還記得你第一次上網的模樣嗎?

我第一次接觸到網路,大概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那個年代,手機還不能上網,家裡的網速很慢,64k的數據機要上網得要先聽一串類似傳真機的叫聲,每個人的首頁還叫奇摩,還沒叫雅虎的年代。

那個年代,是一個連開一張美女圖都很慢的年代。

但有個東西在當時的網路上很紅,叫做「網路聊天室」,數以百計的聊天室任人挑選,而當我加入一個新的聊天室,畫面上就會被一片「安安」給洗版。

然後我會禮貌地也回一個「安安」,接著大家可能對新朋友感到好奇,可能會繼續剛剛的話題,但惡意的人很少,善意的人居多,如果我喜歡這個聊天室,那麼我會慢慢地成為裡頭的固定班底,跟大家混熟,我們會又在遇到下個對他說安安你好的新朋友,而那個新朋友,慢慢地,又會變成了好朋友。

那個年代,一切都很單純,交友也是,好像只要一個安安你好,大家就能打成一片了。

時光更迭,2010年。

場景來到了某個週末聚會,一群朋友約了另一群朋友,我姍姍來遲,跟大家打了聲招呼,朋友開始介紹朋友給我認識,也把我介紹給他們認識,一往如昔的你好,變成了「hello!」、「hi!」,每個人從網路ID變成了洋名字,或許叫Tiffany,或許叫Kelly,或許叫一個很難發音的Yolanda……。

好吧,應該是我英文比較不好,我到現在還是不太知道Yolanda怎麼發音。

總之大家打過照面,坐了下來,開始繼續剛剛的閒扯蛋,而我在一旁邊聽邊想著我要喝黑啤酒還是調酒,然後喚來服務生點完酒之後,我就坐在那,一句話也沒說,而且也沒人來跟我說。

然後那一晚就這樣度過了。

就這樣度過了欸!!!!!

我現在回想起當年這件事還有點傻眼。

你知道,通常一場聚會上分成幾種人,社交型,裝熟型,跟無聊型的,顧名思義,社交型的會一直在積極開拓人際關係,而裝熟型的也類似社交型,但他不像社交型分寸拿捏得宜,裝熟型的人有一種我倆相見恨晚,但沒關係從此刻起你就是我的好麻吉,有時候太過頭會讓人倒彈。

而無聊型的,我就不多說了,你只要往上再重看一次我的經歷就知道了。

沒錯,我曾經就是一個被歸類在無聊型裡的男子,我不懂察言觀色,不懂該怎麼去插入大家的話題,不會去思考該怎麼開啟話題,可能連別人來找我聊天我都只能回很無聊的回應,所以一整晚我只能就坐在那裡喝酒,腦子裡還一直想著我幹嘛要來這種無聊的場合,每個人看起來都好難聊,我的天啊浪費錢就算了還浪費生命!我還不如在家上網玩遊戲!

然後我的交友圈越來越小,我的生命越來越貧瘠。

愛情這件事,離我越來越遠去。

然後我想起了當年上聊天室的情況,突然驚覺一件事情。

原來聊天室已經倒的差不多了啊……

不是啦!不是這個!

是,原來當年上聊天室的我,比現在的我,還開放自己。

你知道,交朋友這件事,溯古追今,說真的還都一個樣。

不管場景換到了哪,名字換成了哪樣,重點只有一樣──你要去「示好」,別人才會對你「示好」

在過去的那個年代,一句「安安你好」,代表的是一種禮貌,更是一種示好的起點,因為問好之後,會有人對你感興趣,而你也會對這些人感興趣,透過一道螢幕的距離,你沒有所謂第一印象的問題,所以你會敢去敞開心胸地與他們談天說地,進而成為朋友。

但現實中,我們面對面,卻保持著比螢幕還遠的距離,擔心自己的長相,擔心自己的談吐,擔心自己一大堆事情,就是不擔心該怎麼表現善意

最後善意成了惡意,你變得越來越封閉自己。

或許你會說,哪有,我每個聚會都抱持著開放的心態去認識朋友,但最後還不是隔壁那個不說話卻長得很帥很正的人最多人去認識,我也沒看他們開放到哪去,做了什麼示好的事情呀!

嗯,這我不能否認,因為要是我,我也會想去認識那個席間最正的女孩子。

好,我相信一定有人想拿東西起來砸我了。

我話還沒說完,你先放下你手上的武器。

老實說,我外貌不是一個很出眾的人,身高不夠高,長相不夠帥,但在那場2009年的聚會之後,我痛定思痛,決定要擺脫無聊型的人之後,我個人覺得,長相可能有些許影響,但只要你的外表乾乾淨淨,整整齊齊,大部分的人都不會討厭你。

嘿,這不是很好的第一步嗎?

雖然我們還沒讓人喜歡我們,但我們也沒讓人家討厭我們呀

只要對方沒有討厭我們,那我們就有機會讓對方喜歡我們,不是嗎?

好,克服了長相之後,再來我們該做什麼事情呢?

基於上述我所說,自從2009年之後我痛定思痛,對於擺脫無聊型這件事做了詳細的鑽研與研究,終於讓我理出了這套既省事又完美的理論。

我想你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對吧?

別急別急,這理論很簡單,一句話就說完了,那就是──「你什麼都不用做

先別急著拿刀砍我,同樣地,我話還沒說完!

「你什麼都不用做」這句話,我相信,有點深度的人都看得出來,這句話,很深

好,如果你沒看出來,我絕對不是說你沒深度,只是你比較單純一點而已。

你什麼都不用做,在你達成這件事之前,事實上,你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我們不妨先來想一下:哪種人你會想跟他交朋友?

可能是彬彬有禮,可能是聰明幽默,而且還很有自信。

一個有禮貌,又很風趣,說話總是會讓你笑開懷,而且他總是能直視著你的眼睛,眼神中透露著對自己的信心,這種人,我相信大家都不排斥跟他做朋友的,對吧?

不過如果他自信到敢說自己是美貌與智慧的並重,英雄與俠義的化身,那你可能要幫他打電話叫救護車了,因為他港片看太多,自以為自己是周星馳演的唐伯虎了。

回到剛剛說的,如果你同意,那麼,你怎麼能不先變成這種人呢?

禮貌這件事其實很好處理,畢竟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學習,你只要回想起以前學到的那些就行了,而聰明幽默這件事就需要一點時間了,你必須透過涉獵許多不同的事物來充實自己,而當你腦內的資料庫夠龐大後,你遇見什麼樣的話題,你都能信手拈來一些跳躍式思考的話語,其實幽默感說穿了也就是一種神來一筆,讓人想都想不到進而哈哈大笑,那麼你就成功了。

那你說,自信呢?自信該怎麼解決呢?

嘿,當你做到了上述那兩件事情,你覺得你面對人時,會沒有自信心嗎?

但這些都是相對好處理的,最難的我還沒提,那叫「勇氣」。

或許你是一個對熟人可以很能侃侃而談的人,在熟悉的交友圈或是環境當中你能很自在的做自己,但在陌生的場合當中,你不自覺地就會縮小自己。

還記得我剛剛說的嗎?要認識人,其實你什麼都不用做。

交朋友這件事不是面試,認識異性只是一種社交行為,不是在相親

當你知道你是個不錯的人,其實你什麼都不用做。

你唯一要做的,是做你平常的自己

自在一點,開放一點,扮演好你自己。

不管在哪個場合上遇見了你想搭話的對象,大方一點,給自己與對方一個機會,在對方說話時直視著他的眼睛,表示你的禮貌,在輪到你搭話時,放開一點,輕鬆一點,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不要為了幽默而去說一些會冷場的笑點。

然後,有自信地對自己說:因為我想跟他當朋友,所以我一定能跟他變朋友

幻想一下,當有一個這樣的人來跟你交談,你會不會跟他當朋友呢?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答案都是yes。

因為這樣充滿自信的人,是如此地耀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