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保險業,成了黑白不分的市場。股本已經被吃光的保險公司,繼續以保證高利率的保單吸引大批保戶,不但增加弱質業者退場的難度,更綁架了你我。
淨值=公司資產-負債,這是個簡明的算式。
證交所規定,每股淨值低於五塊,打入全額交割股。淨值跌到零,股東資本被吃光,換作一般公司,必倒無疑。
但台灣保險公司就是這樣不尋常。
去年,遠雄人壽年底淨值自結數負三十四.七億,遠雄不但沒倒,還收進四百六十八億保費,新契約市佔率第五名,生意比前年好三倍。
國華人壽淨值負五八八億,股本被吃光已經八年,沒倒。
幸福人壽淨值負一百五十五億,負了三年;國寶人壽淨值負六十五億,一樣連續三年負值;興農人壽淨值負二十二億,負兩年。股本被吃光的五家公司,全都沒倒,天亮了,依舊開門做生意。
弔詭的是非
銀行淨值為負,是金管會的接管條件。但保險業卻是場遊戲規則不明的賭盤。體質弱的不退場,以優惠價格賣保單給民眾,保費進來,現金軋得平,還有剩,就不會倒。反倒是,標榜專業形象的外商如今早一步走人,是非之間,弔詭非常。
「從前賣保單,如果客戶跟我說,我們的保單沒有國華優惠,我都會跟客戶說,國華人壽要倒了。沒想到,國華沒倒,ING安泰已經被賣了,還被賣了兩次,」現在都在同一保險經紀人公司工作,ING安泰出身的胡小姐與國華出身的陳小姐,三月初,連袂接受記者訪問時說。
入行二十年,胡小姐前十六年都在ING安泰工作。當時就發現,國華保單超優惠,譬如:一般保險公司的醫療險,只賠自費部份,健保給付部份不賠,但國華賠。「我們在外商的訓練,覺得這怎麼可能。要甩開這種比較,最好的攻擊點就是國華不穩。」
但離開外商三年,胡小姐卻用「漂亮」這兩個字,來形容體質弱的保險公司的保單。包括:國華、幸福人壽的保險,胡小姐不但自己買,也賣給客戶。「這些產品金管會都審過,都這麼久了,政府不會讓保險公司倒的,」胡小姐說。
真金不怕火煉?
體質弱的公司遲遲不退場,坐實了政府不會讓保險公司倒的賭局。
就因如此,「名門正派」出身的胡小姐和她一樣的保險經紀人及銀行,開始敢賣遠雄、幸福、國華的產品。「我們是真金不怕火煉,」陳小姐說。
去年,遠雄人壽以高於市場利率○.二到○.五個百分點的保單,成為銀行通路的殺手。銀行貢獻遠雄近九成。幸福人壽的養老險,也從小銀行收到五十億元的保費。保險經紀人通路,也賣了二十億。
保險經紀人通路去年也幫國華收了二十七億保費,貢獻度是國華自身業務員的六成。
體質弱的保險公司,以高報酬率保單繼續吸納保戶,這些保戶成了保險公司拒絕退場的人質,提高紓困退場的難度。
遠雄人壽總經理屠仲生否認以高利率吸引保費。他直說,不應把淨值第一年轉負的遠雄與其他公司混為一談。遠雄大股東對於公司很支持,去年十二月還增資十二億。今年三月財報簽出後,配合大環境來看,就會增資:「我們本業已達到經濟規模,價值一直再增加。」
國華人壽總經理陳清江也說,去年吸金最多的不是國華,所以國華產品利率不是最高。國華去年中委託普華財顧代詢增資對象,有兩家外商有興趣。但金融風暴讓整件事變得「不是那麼簡單」。
一位了解國華內情的保險業高階經理人說,過去這八年,已經過世的國華大股東翁一銘,與女兒翁世佳盡了一切努力在找資金。國華的財務透明度大幅提高,二○○七年年報會計師第一次簽無保留意見。但改善真的很難,私募基金新橋評估了兩年,最後還是不願接受舊保單,整個案子去年七月已暫停。
幸福人壽發言人吳文龍則表示,高報酬保單,幸福不是唯一一個,也非最高。停賣的慢,是因為被金管會限制不能隨時換新產品。至於增資,會盡力在金管會要求的六月前完成,預計增資十億。
政府應落實退場機制
多位保險業經理人認為,與之前銀行的問題一樣,政府必須認知,台灣有些保險公司,無法靠自由市場來退場。不論是效法美國,政府先出資,事後跟保險公司補收,或由立法院通過預算注資接管,保險安定基金都必須擴大。合併後保險安定基金只有一六○億,與壽險公司動輒百億的缺口差距甚大。
三月七日,立法委員羅淑蕾已經在財政委員會提案,要求金管會禁止淨資產負數的保險公司合併,並要求資本適足率不足的保險業者,不能再對外吸收保單,以免造成投保戶權益損失。
面對正在升高的風險,落實退場機制,金管會已無迴避空間。
保險局長 黃天牧:接管必須有資源
千萬保戶被外商公司賣了,保險局局長黃天牧回應,業者有業者的理由,外商公司不僅由台灣撤出。體質不佳的保險公司,金管會會持續督促增資。正在想辦法增加保險安定基金的財源。
外商保險公司是不是只撤出台灣?台灣是自由進出的保險市場,據我所知,在其他市場,也有保險公司結束部份業務。
主管機關不方便替業者回答,為何要撤出。但據我所知,ING是個金融集團,旗下有銀行、資產管理,ING希望能維持高的信評,他之前在台灣以當時利率賣的保單,是他很大的壓力。保誠的狀況也類似。
為什麼台灣會是第一個?跟這些歐系保險業進入台灣比較早有關。主因當然是金融海嘯,母公司考慮整體經營策略。他們在台灣久了,也許覺得對台灣這個市場夠了解了,是時候該決定去留,所以就處理了。業者各有各的理由,主管機關將審慎監理,保障消費者權益。而且其實保險業還有外資進入。從另一個角度,本國中型業者透過併購,可以成長茁壯,不見得是壞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