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兄和清大教授林哲群都是比較偏重停利而不停損的方式在操作手上的持股, 但這個前提是事先有對要投資的公司做出深入的研究, 確定其公司價值及是否有護城河, 你是哪一種的方式呢?
請自己去尋找或研究自己的投資策略, 以及瞭解自己的個性/心態是否合適此投資策略。
我是看股票性質, 波動過大的, 我都容易停損, 還有一點, 就是降少/減少交易次數, 自然也就會比較少犯錯。
==============================
他操盤的基金,過去8年年均複利17%》他「很少做停損」,秘訣在哪裡?
三月初我應邀在一場財務專業人員的研習會上演講,有人提問,我在投資管理的操作上會做「停損」嗎?這個問題經常有人提問,其實對方想問的應該是「你如何做風險控管」?
這是好問題,讓我想起了那天為了參加晚上7點鐘的座談,台東又有事,我搭2點鐘的普悠瑪號,喜歡這車的速度不喜歡它的搖晃,6點鐘到台北,中間得空出30分,答應南部來的一位帥哥,解答他資產管理的創業疑問,時間扣得緊緊的,中間容不得一點差錯,在當時受限於時間,也只有那個做法。
離開台北時,早上先接受一家財經媒體的訪問,一大早整個咖啡廳竟然只有我們兩位,場地空曠之餘,顯得特別輕鬆,用完午餐步行去搭車先到羅東,再搭區間車到花蓮,多了40分鐘的發呆時間,省下的錢剛好買一本書,我把故事寫在臉書上,拿過多次金鐘獎,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的介文回文說「我也喜歡搭區間車,但目的不是為了省錢,是彷彿被抱在火車裡輕輕搖晃、是賺到了滿足的安安靜靜、是瀏覽一窗窗自然的風景…是睡睡醒醒…醒醒睡睡…沒有壓力的留白時光」。
不知這樣有沒有回答問題?如果沒有,那我換個導演李安的手法,在電影「臥虎藏龍」中有一場景,刻意安排章子怡和楊紫瓊的一場對打,而且是關起門來,裡面把中國各家學派的武器和武藝給展示了一遍,不經這樣的介紹,你哪知道中國武藝的博大精深,門中有派,派中有系,所以叫江湖。
投資亦是如此,各家學說,皆有其美,看你用的是什麼招數,和什麼獨門暗器?如果你對這些各家學派理論沒有一個基本瞭解,特別是它的差異性,你就不容易入味中國武俠小說的情境。
趕時間搭普悠瑪號,不趕時間區間車,喜歡拳術進少林,偏好劍術入武當,各有各的需求,各用各的方法達到目的。投資呢?你或許可以概略分成,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基本分析中,可再細分成長學派和價值學派,這樣講分類有人沒感覺, 聽聽代表人物怎麼說?
成長學派的彼得林區( Peter lynch),操盤的13年當中,年均複利29%,創造了驚人的績效接近28倍,比整個大盤漲幅多出22倍,他曾說過,「你買的股票,一買就下跌,不代表你錯了,你買的股票一買就上漲,也不代表你就對了」,從這話看得出來,股價下跌,不是他做停損的考量。
價值學派的巴菲特又如何呢?有位節目主持人陳斐娟,我不認識,但是從談話中可以感覺,聰明而又有觀察,她的說法大意是「 你什麼時候見過巴菲特做停損!」 2011年巴菲特購買了科技股的IBM,2016年初共賠了近140億美元,近5000億新台幣,他說他還想多買一點,我曾在我第二本書很清楚的探討這個案,一年後的今天,IBM是175美元,上漲近45%,不差吧!
但是換成了,融合技術與基本分析於一爐的威廉歐尼爾(William o'neil)的動能學派,就有所謂停損一說的影子,因股價的動能增強而買入,當然也可能因動能消失而離場,這個學派有停損的操作機制,在我看來不是問題,有問題的常是投資人的買點,如果這個學派的停損點是每次進場的7%,其實意味著要非常精準的在那個點上進入,就像小提琴的音階把位,稍微偏一點音就走掉了。
要非常有效的執行這個學派的停損機制,切入點的火候要掌握得好,就像鼎泰豐的小籠湯包,出爐的幾分鐘之內就要在你桌上呈現,才有那個美味,如果一家湯包出爐了30分鐘才到你桌上,可能要打包回家犒賞寵物了。
舉個例子,有人可能買台積電50元進場,下跌8%,遵照停損機制,46元賣出,股價繼續下跌到43元,你心裡頭一陣得意,停損果然有效少賠了7%,沒想到一陣子盤整之後台積電回到了55元,你一陣懊惱,股價持續衝到60元,你心裡頭告訴你自己,你還是有眼光的,再度60元進場,結果小漲到62元之後,急拉回到55元,又賠了8%,請告訴我這時你要不要停損?有人購買台積電,一次停損砍掉左腳,另一次停損又砍掉自己的右腳,一支可以上漲好幾倍的股票,就在停損機制中砍得慘不忍睹,你告訴我問題在哪裡?
在我看來,問題不完全在停損,在於你選擇了什麼樣的投資管理模式,以及你是否真正掌握了那個模式的要領和精髓,以公司基本分析作為買賣切入點的彼得林區或巴菲特,他們對公司的了解程度,不論是公司的產品,財務報表的各項數據,現金流的動態,資產的多少,和公司的競爭優勢,以及它有多寬廣的護城河可以保護,這些幾乎都可以穩操勝算之後,價值學派的人還要再多加一道保險,也就是所謂的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最壞狀況時還可以多出來的保護空間,不是說他們兩位沒失手過,而是以他們的投資哲學和管理模式,價格的下跌不是他們賣出的原因,而是公司的經營體質和各項狀況。
同樣的,以技術分析切入的投資者,股價的動能是最初重要的考量,對公司的了解所下的功夫遠落後前述的基本分析學派,停損的操作就有此必要,但是啟動這個機制之前,投資者就要好好勤練,不看琴,都不讓小提琴拉走音的功力,這是增加你勝算的輔助,不然只靠停損機制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也無法提升整體績效,就像鼎泰豐的湯包,想辦法長年維持品質一致,而且一出爐就要快速呈現在你面前,這是他們內部的管理功夫,投資者怎能不下苦功呢!
所以我那天的回答是,我很少做停損,我的功夫都是在進場之前下的,前面做足了,後面就輕鬆多了,而且還可以抓到逢低補進的機會,外加的紅利,就是股價波動時的心情平平和和,我確實也有因為沒有停損而失手,不過那些損失和整體獲利相比,不成比例,我還是偏好我現有的操作哲學,「買成長股在合理或低估的價位」,對那些「買成長股在瘋狂或可笑價位」的投資者,如何停損是必然的挑戰和修煉,我沒有這樣的困擾,一如我搭區間車的時候,就知道要在車上多發40分鐘的呆,就像黃國倫的歌,王菲唱紅的「我願意」。
被動式的指數基金投資法,這幾年漸受重視,成了主流,這種操作該不該設停損?那資產配置的做法呢?兩者相同嗎?藝人們高歌,他們的愛愛愛不完,投資者的你,問題可真是問問問不完,下次聊吧!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m/GArticle.aspx?id=ARTL00008550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