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一博士,有許多特殊的人生經歷,早年攻讀西醫,近年則融合西醫觀點及東方哲學,提倡「預防性醫學」,教人如何養生;而楊博士在育兒上,也有一套融合愛及科學的方法:「讀經教育」,讓三個孩子從小不但表現優異,並且熱心公益。
見到楊博士本人,好像位溫文儒雅的大學教授,有滿腹的學問,卻教給人相當簡單的人生道理。
楊博士提到,在美國常有華人朋友問他,「我家的孩子樣樣都表現不錯,可是我該怎樣刺激他,讓他更好?」楊定一總是跟對方說:「不要刺激你的孩子更多,要刺激他更少──多做些志工吧!」
楊家的育兒機密?「快樂」
三個孩子的出色表現,往往讓許多人好奇楊定一是否有一套「育兒機密」,不過楊博士最看重的,是孩子的「快樂」:「要孩子保持快樂不容易,但我認為這比什麼都重要。」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面臨許多來自環境、朋友、學校的壓力,因此孩子如何應用EQ,調整自己的感受而快樂起來,是相當重要的能力,而非只看孩子的智育表現。
「我認為每個小孩都有『多才』,是多層面組合的,所以不能光用功課、單一的層面去看孩子的發育,而是要多方面成長,並有所成就;而成就則有助於孩子產生正向情緒,所以如何去引導孩子、並培養興趣,這是每個家長都要做的功課。」
少讀書,多玩多動手
在楊家,不意外的,這個家庭不常看電視,但有很多「動手」的活動:「孩子小時候常在地板玩,扮家家酒、畫畫、雕刻……,我們每個人都有些小作品,我認為『動手』是重要的,所以我喜歡小孩多玩一點,少讀書。」
楊定一接著說:「這些也是蒙特梭利、華德福的理念,孩子的發育不是用邏輯、考試去建構,但孩子會用肢體、唱歌、演戲來表達及學習。也可以讓小孩縫衣服、洗碗、整理,不只是可以靈活手腳,同時也教育孩子勤快,並且刺激大腦平時刺激不到的部分。」
楊定一更開心的分享,「煮飯也很好,我的二兒子好期待煮飯,教給他一些配方,我會跟他說,這是機密喔!不可以跟別人說喔!小孩子很可愛,覺得收到一個寶,就不會講出去。現在他長大,在MIT比料理,每次都得獎,他總是跟人說『這是我們家的祕方食譜』,哈哈……。」
磨練,才能完整孩子的人生
大女兒楊元寧是業餘模特兒,高中時曾在紐約時裝周走秀,不過模特兒的工作實際上是相當辛苦的,對此,女兒曾表示,父親支持她從事模特兒的工作,因為「能吃點苦很好」,楊博士說,「人生要是沒有走過人家的痛苦,沒碰一下釘子、沒看過別人的臉色,那麼這樣的教育就不完整。坦白講,我們大人都會有保護的心態,明知孩子接下來會跌倒,怎麼會不去預防?但我總是經常修正自己,提醒自己要放寬心,這些都是孩子人生必經的過程,要是光有甜蜜、沒有苦痛,那麼一個人不會成長。」
因此楊定一在孩子還小時,就常帶著他們從事公益活動、當志工,並且鼓勵孩子打工,「要不斷的創造這個環境,讓小孩可以多磨練,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去打工,當他們進入社會,自己有些收入,也才會有經濟的概念。」
另外在美國常有華人朋友問他,「我家的孩子樣樣都表現不錯,可是我該怎樣刺激他,讓他更好?」楊博士總是跟對方說:「不要刺激你的孩子更多,要刺激他更少──多做些志工吧!」
「當志工、多做些好事,或者學習辦活動、接觸大自然、多跟同學互動……,這樣他的人生經驗會比較完整、也比較快樂。我們華人常常只重視讀書,但情緒的層面卻相當缺乏,不能因為成績很好就忽略掉別的部分,如果只會讀書,那麼他會很安靜,卻不是個領導人。」楊定一的這席話,讓我們想到了他的大女兒楊元寧,由於熱心服務與幫助他人,更贏得由全校250位同年級生票選的「羅斯奈爾獎」(Russ Neil Award),人緣好可見一斑。
讓孩子的左右腦同步 透過「讀經教育」
楊博士提倡「讀經教育」,「我精選道家、老子、莎士比亞等等最美的詩,讓孩子朗誦。所以他們小時候寫的文章都和別人不一樣,這是老師向我講的。」楊定一經過研究發現,當孩子讀經時,「左右腦波會慢下來,接著會同步,就是俗稱的『合一性』(Coherence),世界上許多頂尖的發明家、藝術家,在精神最投入的時候,左右腦一定是同步的,但孩子光是讀經就可以達到這種狀態,有助於穩定心性、甚至激發創造力。」
原來讀經與彈奏樂器、聽音樂或者閱讀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當孩子朗誦古文經典時,必須眼、耳、口並用,甚至思考,「此時三到四個意識集中起來,比起單一聽音樂或閱讀,效果更好。」楊定一也分享:「我用很『落後』的方式教英文,『早安、good morning』讓孩子朗誦,不懂也沒關係。有些人可能覺得朗誦沒有意義,但孩子平時看電視時不也會跟著覆誦、記取這些資訊嗎?那麼乾脆讓他們朗誦最美的詩詞,不是很好?」
健康生活 就從「感恩」開始
楊定一傾畢生之研究、接連出版暢銷書籍《真原醫》、《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就是希望教導大家健康的生活,楊博士認為「身、心、靈三方面的健康,少掉一個都不行。」
不過無論是大人、小孩,想要健康的生活,第一步、以及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感恩」。因此楊定一帶領長庚生物科技企業,年年舉辦「感恩系列活動」,徵選各年齡層孩童及成人的感恩作品,「透過『感恩日』及一系列活動,先是對地球感恩,提醒大家多走出戶外,接觸大自然、欣賞環境,接著才會懂得什麼叫『感恩』;除此之外,也希望讓大人小孩因此有所互動,並且不光是小孩,大人有時更需要感恩。」
每年收到的作品,其中讓楊博士格外感動的,是來自身心障礙兒童及受刑人的作品,「這些孩子感恩照顧他們的父母及周邊的人,讓我覺得我們大人要反省,儘管我們很健康,但我們卻常常不滿足、充滿抱怨。而監獄的受刑人,則表達對社會、對家庭的懺悔,讓我想到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但要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樣深度的反省,這個社會也就平安了。」
其實無論是養兒育女,或者是楊博士推行的養生方法,簡而言之都脫離不了「活得快樂、懂得感恩、服務他人」,採訪中楊定一提到最多的,就是公益以及感恩,「全面的健康,我可以講得很簡單,但做起來也不簡單,因為全都是點點滴滴的累積。人生有很多路可以選擇,不過我們寧可走一條『聖人』的路、追求完美的路,試試看,接著自然而然就會發現,世界好美,人生可以充滿讚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