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有史以來首度空服員工會罷工,將在6/24凌晨開始。爭議持續延燒,案件資方中華航空、勞方代表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僵持不下。行政院長林全24日上午宣布中華航空公司新總經理由華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世謙接任,即日生效,並責成新經營團隊今天就任後即刻與工會協商,儘速解決勞資爭議,維護旅客權益、確保飛安!

===================================================

6/23(四),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空服員為主的桃園空服員職業工會今天宣布,明天(6/24)凌晨起罷工,今晚8時華航台北分公司前舉行記者會宣布,並刊登工會聲明。

這是由空服員一人一票集體做出罷工決定(需核對為華航空服員才能投票),共有2638名工會會員執行,其中2535張同意罷工,同意比率高達96%,從華航空服員共約3200人來看,比率同樣驚人。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林佳瑋表示,勞資雙方對話的門始終開啟,但華航資方必須先回覆原本的勞動條件,展現誠意與工會協商,才能避免罷工發生。

這次空服員罷工近因,也是協商卡關點,在於勞動條件的變更。5月初華航通知空服員,將從6月1日開始比照機師的規定,實施桃園機場而非松山機場為報到地點,落地後的工作時間也從1小時縮短為半小時。華航說,公司員工超過1.2萬人,總部搬遷之後,員工已陸續改至桃園報到,空服員為最後一波更動人員。公司的決策是考量整體運營,需要顧及整體公平性

不過是報到地點改變,工時差半小時,為什麼犯眾怒?一位華航前機師指出,這項改變最大的影響是程航在五小時左右的巴里島或是新加坡航線,讓原本可以在當地休息一晚、隔天再繼續飛的機組員,現在變成能當天來回,恐造成疲勞飛行。為什麼影響這麼大?多位空服員解釋,關鍵就是新制影響到休息時間的計算。原來,為了避免疲勞飛行,民航局規定機師與機組員必須休息滿一定時間,才能再飛。新制的效果,造成報到上班時間晚,落地後下班時間早,會讓空服員「表面上」多80分鐘的休息時間,休息夠了,就可以再度排班飛行。

勞資重要爭議點   

「空服員最重要的任務並非送餐或賣免稅品,而是在緊急狀況發生時保障乘客平安,片面壓縮休息時間,讓機組員過勞,絕對是犧牲了乘客權益,」這位機師強調,他支持空服員的罷工決定。

另一位現任華航機師也指出, 民航局規定,工作時間14小時以內,要休10小時,但如果扣除通勤時間,實際上休息根本不到七個小時。

台灣還有其他航空公司,為何只有華航的空服員要罷工?答案是因為其他航空公司並沒有組織這麼強大的工會,華航的空服員也是業界最多,超過三千多名空服員,比長榮還多五百人左右。華航的勞動條件可能不是最糟的,而是其他航空公司空服員根本有口難訴。

探究罷工的遠因,其實來自這兩年間航空業勞動條件的日益惡化。在華航擔任空服員18年、現任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理事的朱良駿受訪時強調,「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指出,從2014年,民航局開始推行《民用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AOR),空服員的勞動條件每況愈下。

再加上航空業型態的轉變,廉價航空興起,打亂競爭。而台灣市場有限,不易爭取新的國際航線,較有機會的兩岸航線又有政治因素的變數,讓台灣航空業處境更為艱難。從華航近年營收狀況來看,受制於前幾年油價高漲,華航稅後純益低迷不穩,2014年虧損7.49億元、2013年虧損12.74億元,可見營運並不風順,因此投資保守,不敢輕易增聘人員、調鬆值勤班距(調鬆休息時間)、調漲薪資或福利等。

不過,這個情況這兩年有轉機。2015年華航終於在低油價情況下,獲利57.63億元,一掃陰霾,目前觀察低油價可望延續,而且華航新購置的A3509機隊,以省油著稱,成本下修的利多讓財務前景看好,新機隊(777機隊、A3509機隊)安全性較佳。多位員工期待,華航能夠在此時調整員工福利,調整企業體質,拉開與廉價航空的距離,向上追趕新加坡航空、阿聯酋航空等一流國際航空公司的服務水準,才有機會掙脫產業變局,增加獲利,照顧更多的員工。

罷工是所有華航人最不希望走上的路。

====================================================

溫朗東:華航罷工,改寫台灣勞動尊嚴的前線

6月24日凌晨,南京東路三段與龍江路的華航公司前,台北夏季的夜晚溼熱難耐,上千名華航員工群起罷工。這將會是台灣勞動權益的轉捩點。

這樣說,對其他曾以血淚對抗資方的勞工好像不公平。

確實,這次罷工者有很多優勢。相對於過往的勞動抗爭,華航員工的薪資相對高、擁有的籌碼(罷工對資方的損害程度)強、空服員的社會形象好、參與者的論述能力強(看有多少華航員工發佈條理分明的臉書貼文)。加上發動地點在台北,媒體效應也大。

當人們盤點這些林林總總的優勢,好像也把華航罷工描繪成一種「勝利組的罷工」── 彷彿是他們不知足、得了便宜還賣乖,只會吵著要糖吃,不關社會上其他人的事。

但這種對罷工者的冷水,是資方最樂見的。勞動權益的戰鬥,絕不能陷入這種「弱弱相殘」的邏輯。此次華航罷工,即將成為台灣勞工運動史上的里程碑。值此之際,各行各業所有的勞工朋友應該站在同一陣線。

惡劣勞動環境,扼殺公共場域

台灣勞工運動困難重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勞工間的比較心理。身在同一家公司、同一個產業,只要我過得 比你好一點點、職位比你高一點點,我就感覺到優越,我就覺得沒必要站在一起,對抗資方的剝削。但不要忘記:在資方面前,勞工都是弱勢。稍弱者跟更弱者互相比較,只會削弱彼此動能,讓結構問題永遠無法翻轉

台灣每年經濟成長、企業獲利都是正的,但十幾年來,個別企業賺了錢,員工鮮少加薪;企業賠錢,就要我們共體時艱。結果GDP中薪資所得占比節節敗退,大幅轉移到資本利得,進到老闆口袋

當勞工工時居高不下、薪資越來越少,為了養家餬口,人們已沒有餘力去關心自身工作以外的公共議題。所以台灣的民主,變成投票當下的選邊站;台灣的NGO團體經營艱困;台灣媒體為了因應人們下班疲累後尋求放鬆的口味,日趨淺碟化、娛樂化。

台灣公共場域論辨舉步維艱,不是因為台灣人素質不夠,而是我們過得太艱辛,捧起飯碗已耗費全部力氣

改善勞權,才能追求台灣自主

台灣勞運的另一種阻力,是左派與本土派意識型態的分歧,與行動上的制肘。

左派工運團體通常帶有普世主義色彩、重視基本人權。相對於本土派把台灣主體性當首要目標,對中國堅壁清野;左派通常不把統獨當成優先議題,也連帶願意關心中 國的勞工處境。這種分歧,也常替左派團體(包括工運者)引來「左統」罵名。許多工運者都遇過本土派質疑:你們是不是統派,是不是國民黨派來亂的?

然而,我們必須瞭解,所謂的「左統」,憧憬的社會主義願景,已經與當代中國沒有什麼瓜葛。如今,全世界掌握最大資本、權力最大的企業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是結合資本主義跟威權政治的社會。

本土派必須要知道,中國「以經促統」的戰略得以成功,其實跟台灣勞動環境環環相扣的,當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子弟被惡劣的職場環境逼退,得去中國上班、領中國老闆的錢,我們能說他們照顧自己、照顧家人錯了嗎?我們能苛求他們為了家庭生計,而對台灣意識絕口不提嗎?

如果台灣職場環境可以留住台灣人才,台灣才會有希望。在這個當口,不是計較統獨光譜、政黨屬性的時候。站在勞工這一邊,就是站在台灣人民的這一邊。  

在右翼兩黨之間突圍

民進黨未曾執政前,曾受到左派的期待。但何以先前執政八年,卻無法解決勞工問題?這涉及台灣現實政治的基礎:

長久以來,國民黨憑藉數千億的黨產,打造資本密集的選戰套路(鋪天蓋地的戶外看板、高價的電視報紙廣告),收買地方派系,拉高選舉經費門檻。作為挑戰者的民 進黨要跨越這個門檻,也不免得向資本家伸手,才能獲得在選舉中出場的權利。拿人手短,民進黨又如何能真正站在勞工方,跟金主過不去?

我們不需要去怪民進黨。因為在過去,沒有更好的方法來形成良性的政黨競爭。結果就是:國民黨是大財團,民進黨也學著當起小財團,兩黨都成為親財團的右派政黨

然而近年選風悄悄改變。過去兩年,已有若干候選人打出非典型選戰,扭轉昔日旗海飛揚、廣告猛砸的生態。這也讓左派團體,開始在兩大右派政黨之外,看見一些介入政治的可能。年初綠黨社民黨聯盟的參選雖然敗北,但也創造出一股前所未有的聲勢。

我們得相信改變的可能。

而在推動改變的路上,此刻的華航罷工,就是一個重要里程碑。只要能夠劃下成功的先例,其他勞動、罷工條件更差的勞工團體,就能在先例中學習、受到鼓舞,願意相信自己的處境,是可以透過自己去爭取的。

這種共識,也才能有化為更強勁的政治動能。

嘲諷,只是一種必然的阻力

如果有一種意識形態是我衷心信仰的,那就是一個人人活得自由、尊嚴、能決定自己幸福與命運的公平社會。這個社會註定得要靠最切身的勞動權益來達成。

華航的罷工朋友,你們辛苦了,這只是個開始。接下來的幾天,會有無數的阻擾。在未來幾天,你們或許會聽見有人說:

「你們已經過很爽了,不要不知足,有人過得比你們更慘不知道嗎?」

「你們阻礙交通、製造社會成本,把社會搞得很亂,很自私耶。」

「勞動權益很重要,但不能和平理性一點,不要聚在街上嘶吼,大家回家派代表出來好好談不行嗎?」

這是此刻台灣社會的現實。

但走上街頭的各位,必然也相信現實是可以被改變的;嘲諷,也只不過是這個過程中的一關。勞工合理的權益,是靠自己爭取來的。法律的保障、當權者的承諾,遠遠比不上實際的勞資拔河。當社會反彈的聲浪浮現,才是勞動權益戰鬥的開端。

華航罷工的朋友,你們站在勞動權益的前線,這不只是自身權益的爭取,更是整個台灣社會進步的契機。

在這次抗爭中,我們都需站上自己的前線,一起協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ongliin(小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