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摘錄自己覺得還不錯的部分, 這本書看了2次, 看完感覺是
- 凡事別覺得理所當然, 因為開始知道有這4%的人是降子的, 所以付出不求回報很重要,千萬別因為那4%的人改變你對人性的樂觀。
- 別以為行得正就沒有人會害你,沒有良心的人一直存在,凡事還是要小心謹慎才好。
- 有良心很重要,把持住自己的良心,不用一報還一報,讓良心主導你的一切,可以當鳴人,就不要當佐助。
- 有勇氣也是重要,面對無良心的事,要有勇氣去拒絕它,不要盲目服從,沒有任何事值得賠上你的良知/看法。
- 保護好自己,堅定自己,明確,積極,自我和道德目標合一,讓自己就是良心的化身。
====================================
4%的人毫無良知,我該怎麼辦?
小心,危險就在你身邊!
有些人,追求金錢權力不擇手段;
有些人,為了平步青雲無所不用其極;
更有些人,為了掩過飾非,可以睜眼說瞎話!
這些毫無社會意識且缺乏道德感,不易接受社會習慣和規範限制,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而任性而為的人,就是具有所謂的「反社會人格」。他們即使做了任何對不起你的事情,也不會有一絲絲的愧疚感!
為了避免自己受傷,你必須盡早辨認出他們並遠離!
====================================
反社會人格疾患:
1.無法遵守社會規範
2.欺騙性, 操縱性
3.易衝動, 無法事先計畫
4.易怒, 攻擊性
5.不顧自己或其他人安危
6.持續不負責任
7.在傷害、虐待其他人, 或是倫其他人的東西之後不會感到悔恨
25人裡面大概就有一個反社會人格者,而所謂反社會人格者主要就表示他們沒有良心,這種人並不是無法理解好壞之間的分別;而是就算他們理解,也無法限制他們的行為。這種人就算理智上能夠了解對錯之間的分別, 但在情感上還是無法了解,他們完全沒有罪惡感或是悔意,而這種人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
案例1: 史基普 渴望統治世界,喜愛控制他人,強烈的控制欲。
我們通常會認為,如果某人很壞,他們應該知道自己很壞,他就應該扛起這個沉重的真相。如果一個人都壞到腳底流膿了,但他依然覺得自己挺好挺善良的,我們就會覺得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天理。然而,真正的實際情形,大多數情況下,被評價為壞人的人,並不認為他們的生存方式有什麼不對。反社會人格者臭名照著,因為他們拒絕為自己所做的決策或是決策的後果負起責任。
事實上,一個人拒絕認清自己惡行將會帶來的後果,有如那些後果都跟他無關,這種情形稱『一貫的不負責任』就是診斷反社會人格的依據所在
如果你對別人所感受到的,唯有『贏』這種冷血願望,你要如何了解愛、友誼以及關心別人的意義呢?你是不會了解的。你只會持續控制人,持續否認,持續覺得自己比別人優越。
有兩件情能夠良心變得很英勇, 1件是身體出事, 另1件是恐懼。
米爾格蘭指出, 10個人裡面,至少有6個人通常不會管三七二十一會服從出現在面前的權威。
而這也表示,其他因為不服從權威而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心理上也會感到很痛苦。
如果勇敢就是根據一個人的良心來行動(儘管當事人很痛苦或很恐懼),那麼力量就是能夠讓一個人的良心保持清醒,並且發揮作用的能力。
案例2: 多琳 愛嫉妒別人,不滿現狀,花很多精力來打壓別人。
並不是所有的反社會人格者都會『垂涎他人』,但如果一個人同時擁有『沒有良心』和『垂涎他人』這2個特質,這個人就會很可怕
為了把蒙蔽第七感的眼罩拿掉,必須從我們的小孩教起。一部分健全的良心就能夠對抗完全沒有良心。
教導自己的女兒,不管是明白清楚地,或是半推半就地教她,必須忽視自己的憤怒,必須對別人很親切,或是不要挺身保護自己或是其他人,不管為了什麼理由都不能找別人的麻煩,這並不是在增強她的利社會感,而是在破壞他的利社會感。因為她首先就不會保護她自己。
我們必須告訴他們:『就算是處在最壓迫人的環境底下,你也可以拒絕,你也可以反抗。』
過去,為了生存,人類需要教導他們的兒女,不要破壞好不容易想出來的計畫,不要質疑既定的事情,不要違反規定。
生活很辛苦,而挑戰權威的小孩很容易翹辮子。
但現在生存不再是問題,我們可以住手了,可以讓我們小孩質疑事情。
良心是很強的,是持久不懈的,是有利社會的。
我們很難接受有些人天生就是沒有羞恥心,但其他人卻有
這個世界之所以危險, 並不是因為有人行惡,是因為有人對惡行視若無睹、漠然以對。
要如何分辨什麼人是可以信任,什麼人是反社會人格?
最容易被人發現的線索是『裝可憐』。
案例3: 路克 喜歡待著不動,混日子,不勞而獲。
這3個案例有一個共同點: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他們能夠做任何事情,卻不會產生一丁點罪惡感。
反社會人格不只是缺乏良心,但光是這一點就已經相當可怕。反社會人格者也沒辦法處理情感經驗(愛和關懷)。
就像良心不是只有罪惡感或悔意,而是能體驗感情和情感依附。反社會人格也不只是欠缺罪惡感或悔意而已,他們就是沒辦法擁有真實的情感經驗,而且也沒辦法欣賞真實的情感經驗,因而無法跟其他人建立真實的關係。簡單說:沒有道德感的情況更複雜,就跟良心一樣。如果沒有愛的能力,良心不可能存在,而反社會人格者基本上就是沒有愛的人。
自戀可以拿來跟反社會人格對照,自戀這種情況格外有趣。用比喻來說,自戀就是擁有一半的反社會人格。就算是臨床上被認定為自戀者的人,也都能夠感受到絕大多數的情感,做出適當反應的能力。自戀的問題不是沒有良心,而是沒有同理心,而同理心就是感知別人的情感,做出適當反應的能力。從情感上來說,可憐的自戀者看不到自己以外的人事物,而對外在人事物完全不關心。
相較之下,反社會人格者並不在乎別人,因此就算他和別人的關係很疏離,或是根本就老死不相往來,也不會想念他們,但或許會後悔失去了一個有用的工具。
案例4: 漢娜的爸爸 中學校長,射殺人,性侵女學生。
13條規則,對付生活中的反社會人格者
1. 最高首則---必須承認有些人就是沒有良心
2. 在自己的直覺和權威角色之間,選擇聽從自己的直覺
3. 把"事不過三"這條原則當作指導方針
4. 質疑權威
5. 提防拍馬屁
6. 如果有必要,請重新定義你對尊敬的看法
7. 不要跟他們糾纏不清
8. 保護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避開反社會人格者,拒絕跟他們接觸或是溝通
9. 質疑自己的婦人之仁
10. 不要嘗試彌補已經無法彌補的事情(認賠殺出)
11. 千萬不要出於同情,或其他理由,而同意幫反社會人格者隱瞞真面目
12. 保護你的靈魂
13. 好好活著就是最好的報復
良心起源 --良心是一種情感,所以不是透過學習而來的。
我們甚至可以說,有個辦法可以判斷我們覺得有問題的人是不是反社會人格者,就是等到這人的人生差不多走到盡頭時,看看他有沒有把自己毀掉,不管是部分或是全部毀掉。她有渴望擁有的東西嗎?還是說她反而很孤獨無依、很筋疲力竭,而且很討人厭?
就像甘地指出的『他們終究難逃失敗。認真想想,永遠都是這樣』
從心理學家的角度來看,這些反社會人格者就算是很有地位,他們的人生也很失敗;就算是很有名,他們的人生還是很失敗。
對大多數人來說,幸福是通過關愛他人而來,是通過根據更高價值為人處世而來的,是通過對自己感到滿意而來的。
而反社會人格者無法愛人,他們顯然也沒有更高的價值,而且他們幾乎隨時都對自己感到很不自在。他們是沒有愛的,他們是沒有道德的,他們長久以來都感到很無聊,就算他們當中有少數一些很有錢,或是很有權勢。
反社會人格者幾乎永遠都是單打獨鬥,或許短期來說是管用的,但長期來說行不通的。理由很明顯,因為沒有良心的人只會考慮自己的利益,所以無法跟別人團隊合作。反社會人格者就只想要獨來獨往,在跟其他人打交道的時候,通常會採取撒謊、諂媚或是嚇唬等等做法。
控制能夠給一個人短暫的刺激,但控制並不能讓一個人幸福,不過愛卻可以。
擁有太多良心的人有3個引人注目的共通點 (鳴人)
1. 明確 (certainty)
2. 積極 (Positivity)
3. 自我和道德目標合一 (unity of self and moral goals)
對這類人來說,良心不僅僅是他們的指路明燈,他們本身就是良心的化身。
結論(覺得寫的很好)
如果有良心,或許你永遠都不能為所欲為,或許你也不能做那些為了早日成功,或是為了在這物質界裡討生活而必須做的事情。而且,或許你也永遠無法很有錢,或是很有權勢。或許也永遠都無法得到大家的尊敬,或是恐懼。相反地,你或許會因為良心而痛苦不已,因為良心會逼你無法只考慮自己的利益。或許你一輩子都得辛勤工作,或許你得放棄依賴別人的念頭。你或許會常常落入反社會人格者設的圈套裡,而且因為你會感到良心不安,所以你永遠都無法盡情報復曾經傷害過你的人。
但你能夠看著睡在床上的兒女,內心感到無比的敬畏和感激。當你所愛的人過世以後,他們仍舊活在你的心裡。你會有真正的朋友,你這一輩子都能夠充分感受到其他人的存在,不管所感受到的是溫暖、憤怒、愉悅、痛苦或是欣慰,而且因為你有良心,因此能夠去冒一個全世界最大的險,這個險就是『愛』。
良心其實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禮物。從漫長的歷史來看,良心的價值顯而易見,就算是平常在跟朋友或鄰居相處的時候,良心也是很寶貴的。良心能過讓我們每一天都過得很有意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