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 18 Fri 2014 16:35
台灣人比韓國人更像奴隸
- Apr 16 Wed 2014 18:40
服貿的問題在開放模式與限制條件
- Apr 16 Wed 2014 18:20
邀請大家去聽我講服貿
- Apr 16 Wed 2014 18:06
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里茲:錯誤的自由貿易 傷害公眾利益
聽聽歐巴馬怎麼宣傳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議):「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貿易伙伴關係」、「會創造更多的就業」。這些鼓吹TPP的說帖聽起來十分耳熟,「自由貿易」彷彿各國政府流行的高級修辭。
- Apr 15 Tue 2014 21:20
學運成就了什麼 ── 給參與學運的學生們
- Apr 03 Thu 2014 21:55
共識, 共同輔持 (Faberge 好文)
水獺與白兔在森林裡遇見了,他們計劃著要去哪裡。
水獺說往前有開滿花的大草原,一起去吧。
- Apr 03 Thu 2014 19:15
人生的專案管理
我自己其實一直也有類似的認知。 覺得每個人,尤其在25-30歲之間,其實都應該要抽個時間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要甚麼」。 好吧,就算「自己要甚麼」是個很難想的議題,起碼也要先搞清楚自己「到底不要甚麼」。
- Apr 03 Thu 2014 18:59
探討失戀系列(七) 完售、需求曲線、非理性羊群效應
最入門的經濟學都會教一個東西,叫做需求曲線。 這東西是假設在絕對理性的狀況下,一項商品的需求會隨著其價格的變動而產生變化。 一般原則上會假設若價格往下走,需求會增加;反之,若價格往上走,需求則會慢慢減少。 最終價格與需求會達到某種平衡,而每個價格對映到需求的數量則可以繪製成類似下面這張圖。
這東西若是在學校,老師多半還會叫你跟成本曲線放在一起比較,然後可能還會因此教到邊際成本那一類的東西。 不過呢,這篇因為是要談戀愛不是要談經濟學,所以那部分的東西我不打算細講,大家也請略過成本的概念。 這裡我們專注於談「價格似乎會影響需求」這個概念就好。
- Apr 03 Thu 2014 18:40
希爾頓的不明慾望
康瑞德.希爾頓出生在一個挪威移民的家庭,他共有七個兄弟姊妹,他們應該算是當時中間偏窮的階級,但靠著大家的努力,老希爾頓買下了一座小礦坑,家境逐漸好轉,希爾頓後來也進了大學,念的是礦冶系。他是個非常想要做出一番事業的年輕人,原先他的理想是當個銀行家,籌資了5000美元,開了間小銀行。不過當時的美國,像花旗、JP摩根等幾間大型銀行的規模已經逐漸成形,小銀行很難有生存的空間。很快的,當銀行家的美夢敵不過現實的殘酷,希爾頓只好把東西收收家裡蹲去了。
- Apr 03 Thu 2014 17:50
該送孩子去資優班嗎?
前幾日因為在火鍋店聽鄰座談話,寫了一篇 『如果這是你的下一代,你會怎麼建議。』 文末,有位媽媽留言談了自身狀況,並要我幫她出主意。
- Apr 03 Thu 2014 17:38
你是『預言者』嗎?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有個好友在知名網路公司當主管,夫妻倆在郊區有間大房子和兩位可愛的孩子。不少在美國發展的台灣人雖然也是名校畢業,英文和專業能力也不差,但卻未必有他這樣好的發展。我在紐約工作時偶而會跟他碰個面,互相交換一下工作上的心得,好比怎麼帶領那些難搞的老外團隊,怎麼跟美國主管要資源等等。
- Mar 28 Fri 2014 08:08
牛是怎麼死的?遇事有水平的處理方法!
『牛』是怎麼死的?這個故事很經典,寓意很深!
- Mar 28 Fri 2014 04:25
華人並不愛家!?太值得我們深思了!
- Mar 25 Tue 2014 06:20
陳佩琪 (我心中的旺夫典範)
她(陳佩琪)是柯P的老婆, 柯文哲一天到晚都在外, 一天在家不到12小時, 她不僅要當醫生, 還要照顧3個小孩的身家起居, 愈瞭解她就愈知道, 成功男人背後, 後總有一個聰慧女人, 而她就是最好的典範。
- Mar 24 Mon 2014 18:20
Line已讀不回,怎樣最好?
據說Line的「已讀」功能讓很多人感到焦慮,甚至在某些族群中「已讀不回」代表很大的罪惡。 雖然我自己從來不曾注意過這東西,也很訝異有人會這麼認真看待。 不過前兩天跟一個在學校從事心理輔導的網友聊天時,她提到常常被來諮詢的同學問到:「傳訊給她/他明明看到了,為何不回我? 他/他到底怎麼看待跟我的關係呢?」(而且這問題男女生都有)